哥舒翰被親衛們抬下了潼關,潼關注定被破,親衛們匆忙中找了兩匹馬,將它們並排固定,然後在兩馬之間用木塊做了個簡易的臺子,昏迷中的哥舒翰被親衛們抬到臺子上,匆匆朝長安逃去。
國運傾頹,攤到個人頭上都是一場大災。
親衛們已無暇想象潼關被破後,長安君臣將是一片怎樣的忙亂,天子是否會降罪於哥舒翰,他們此刻眼裡唯一重要的是帶著哥舒翰逃命,逃出潼關。
昏迷的哥舒翰毫無知覺,兩匹馬兒吃力地在山道上攀爬,親衛們毫不憐惜地使勁抽打馬兒,馬兒悲鳴,奮力前行。
親衛們的身後還跟著許多人,他們都是河西軍將士,當哥舒翰在城頭昏迷後,軍心士氣終於崩潰,河西軍將士也失去了守關的希望,跟著昏迷的哥舒翰一同逃離了潼關。
就算哥舒翰清醒著,也無法責怪他們什麼,相比長安軍隊早在被火攻之時便倉惶逃跑了,河西軍畢竟堅持到潼關將破的最後一刻。
近萬人馬在崎嶇的山道上艱難前行,走了整整一天,路過一個集鎮時,親衛們在集鎮上找了個醫術普通的大夫,給哥舒翰開了藥方喂下去後,哥舒翰終於醒來。
清醒後的哥舒翰表情僵硬,已說不出話來,全身都動彈不了,只有眼珠能轉動,艱難地向親衛傳遞著自己的想法。
親衛用了很久的時間才猜出哥舒翰要說的話。
哥舒翰要表達的意思是,不能去長安。
親衛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潼關已破,長安城是叛軍下一個攻擊的目標,去了長安等於羊入虎口。
那麼,接下來去哪裡呢?
親衛拿出了地圖,哥舒翰注視著地圖上的城池,親衛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看到的是函谷關。
然後親衛明白了哥舒翰的意思。
還剩下一萬河西軍,哥舒翰要領兵據函谷關,繼續與叛軍相抗。
親衛咬牙點頭,一行人抬著沒有知覺的哥舒翰,領著一萬河西軍朝函谷關進發。
走了兩天後,仍在崎嶇的山道上,迎面忽然來了一隊騎兵,為首的騎士高舉著旌旗,上面繡著“安西都護府前鋒官沈”字樣。
終於遇到友軍,哥舒翰的親衛不由興奮大叫起來。
對面的騎兵加快了速度迎了上來,為首一名校尉模樣的武將朝馬背上的哥舒翰瞥了一眼,沉聲道:“尊駕可是河西軍所屬?”
親衛興奮地道:“我們正是河西軍,這位是河西節度使哥舒節帥,我們……剛從潼關下來。”
安西軍校尉抱拳行禮:“末將拜見哥舒節帥,安西軍前鋒沈將軍奉顧公爺之命,率隊向潼關進發,顧公爺已知潼關被破,沈將軍遣末將迎哥舒節帥和河西友軍,與安西軍會合,共謀平叛之事,請哥舒節帥隨末將入安西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