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什麼意思>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困龍入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七章 困龍入海 (3 / 3)

楊國忠心花怒放地收下禮,對顧青更是客氣了幾分。

顧青見他收了禮,對他便不客氣了,開門見山要錢要糧要戰馬兵器,昨日李隆基親口答允過,又餵飽了楊國忠,此事毫無阻礙,楊國忠當即拍板,馬上調撥二十萬貫錢,兩萬匹戰馬,至於兵器箭矢弩矢等等,更是大方得一塌糊塗。

哪怕如今叛軍已快打到長安了,楊國忠仍然不慌不忙,對朝廷國庫的東西也是毫不愛惜,說送就送。

楊國忠的眼裡只有李隆基和楊貴妃,只要李隆基不死,別的都是身外物,給便給了,沒什麼可惜的。

這樣的人居然能當宰相,李隆基晚年之昏聵可見一斑。

落實了調撥戰馬兵器一事後,顧青與楊國忠殷殷惜別,二人演技很走心,都紅了眼眶,楊國忠親自將他送出門外,一邊揮淚一邊從門口隨便找了棵垂柳樹,從樹上摘了一截柳條給他,顧青的哭戲差點笑場。

這貨真是典型的小人,連場面功夫都懶得做了。別人都是送到城外灞橋邊折柳,這貨直接從家門口折柳,送別搞得如此草率,偏偏還真情流露流了幾滴眼淚。

恐怕打死楊國忠都想不到,他的生命其實已進入了倒計時……可惜了,其實這個禍害活著對顧青本人還是有好處的,朝廷有貪官才好鑽空子。

辭別楊國忠後,顧青心中有些遺憾,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從朝廷國庫撈好處了,待到長安失守,朝廷君臣倉惶逃命,各地勤王軍隊只能從當地尋找補給,再也無法指望朝廷撥付了。

一想到是最後一次,顧青忽然有種回去跟楊國忠再談一輪的衝動,能撈一點算一點,大不了多送點禮。

午間來到張九章府上,與張家人一同用飯。張九章是鴻臚寺卿,李隆基沒逃以前,他肯定走不了,但顧青還是勸他早做打算,先讓府中家眷離開長安,待天子逃離長安時,也請張九章千萬不要搞什麼城亡人亡的無謂舉動,勤王大軍遲早會收復長安,待到收復後,你在九泉之下會不會覺得虧得慌。

對顧青的離開,張家姐妹早有心理準備,張懷玉也快離開長安了,她要回石橋村。顧青囑託她,從石橋村選幾個能幹的人派往南方常駐,負責採購各地各州的糧食,用以供應以後的安西軍。

顧青如今最擔心的不是安西軍的戰力,而是後勤。

顧青前世是商人,習慣站在經濟的角度看問題。對他來說,戰爭打的其實就是錢財和後勤。

張懷錦表情很失落,顧青匆匆回長安,沒待幾天又要匆匆離開,這些日子她幾乎每天都來找顧青,恨不得時時刻刻與他膩在一起,然而該走的終究要走。

一頓飯吃得索然無味,飯後顧青向張家人辭別,張懷錦拽著顧青的袖子,一邊哭一邊跟著他往外走,死活不願鬆開。

顧青心中也很難受,張了張嘴想向她許下點什麼,然而亂世即臨,誰都不知道明天會有什麼意外,有些諾言不敢輕許。

後來還是張懷玉湊在妹妹耳邊,不知嘀咕了什麼,張懷錦愣了半晌,終於還是鬆開了手,讓顧青離去。

下午,顧家府邸前。

韓介領著親衛站在門外,顧青收拾停當,翻身上馬。

“走,回安西!”

眾親衛轟然應了,騎馬朝城外馳去。

此行西去如困龍入海,大丈夫當縱橫天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