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是當世名將,但李隆基已令他領長安十二衛戍守長安城,這個主帥位置甚至比安西軍更重要,長安城不容陷落,否則大唐的臉面就丟盡了。
剩下的還有幾位將軍,比如郭子儀,李光弼等等,但是這些將軍李隆基皆有安排,長安城如此重要,以李隆基多疑的性子,斷不可能將所有的兵馬全部交到高仙芝手上,郭子儀李光弼這些將軍都會獨領一軍戍衛長安。
剩下的人選其實不多了。
顧青那張年輕的臉龐從李隆基的腦海裡冒出來。
“顧青,顧青……”李隆基喃喃自語地念叨他的名字。
高力士聞言輕聲道:“陛下可是屬意顧青任安西軍主帥?”
李隆基遲疑道:“此子只與吐蕃有過一戰,雖然打得很利落,但終究只有一戰,朕實不知他統軍的本事如何,叛軍已如此張狂,朕拜帥任將不可再輕率了。”
高力士想了想,道:“老奴以為,陛下如今選將,須首重一個‘忠’字,大唐各地節度使數十萬大軍,合力勤王之下,不愁叛軍不平,但若再選個不忠之人,恐生蕭牆之變,至於統軍的本事,就算差一點也不打緊,李唐終究是正統王道,是為天下人心所向,就算軍隊打沒了,還可再招募……”
“更何況,老奴以為,憑顧青的本事,應該不會讓陛下失望,陛下不妨試想,這些年陛下交給顧青的差事,他哪一樁辦差了?都是得妥妥當當,讓人挑不出毛病,所以陛下才會對這位年輕小子如此看重,若令他領軍平叛,老奴以為他不會讓陛下失望的,重要的是,此人對陛下尚算忠心,偶有小錯,不失大義。”
李隆基情不自禁點頭。
自從將顧青召回長安後,李隆基便覺得顧青是個忠臣了,因為他並不戀權。幾萬人的兵權說放就放,安西一方諸侯的地位說丟就丟,沒有任何怨言,絲毫看不出他有不臣的跡象。
“或許……可以試試。”李隆基喃喃道:“安西軍營嘯之後,士氣戰力低迷,若遣新將去統領,恐又生變,不如派一個曾經統領過他們的主帥,兵知將,將知兵,整頓士氣後,仍是一支戰無不勝的王師。”
打定主意後,李隆基凜然道:“高將軍,馬上召顧青進宮,朕要面見他。”
…………
一個時辰後,顧青站在大殿內,躬身垂頭見禮。
李隆基今日沒有多餘的寒暄,劈頭便問道:“十幾日前,安西軍營嘯,傷亡數千人,你可知道?”
顧青猛地抬頭,震驚地看著他:“營嘯?”
李隆基臉色陰沉地道:“嗯,營嘯。數千將士失智,夜裡自相殘殺。”
顧青心中忍不住冒起滔天的怒火。
臨走前他曾與常忠沈田李嗣業等人商議過,顧青囑咐他們鬧點動靜,讓天子不得不將他派回安西繼續當主帥。
顧青的意思是“鬧點動靜”,那群殺才居然直接弄出了個營嘯,傷亡了如此多的袍澤兄弟,這群殺才是要翻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