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官員領命,罵罵咧咧地將團結兵趕下城頭。
這些被呵斥的團結兵也不生氣,反而朝顧青他們呵呵直笑,笑完就走,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顧青也笑,盯著他們的背影笑得瘮人。
再過不久你們這群龜兒若還笑得出,我就佩服你們。
高仙芝沒把他們當人,顧青也不會把他們當人,不過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高仙芝是從來不把他們放在心上,顧青是打算在操練他們的時候不把他們當人。
巡視過城防,顧青對龜茲城的防務完全絕望了。
城牆是磚石和沙土凝固所建,如果敵人用攻城器械的話,如此脆弱的城牆經不起幾下暴擊就會垮掉,城頭各種守城的軍械用具嚴重不足。
而守城的團結兵那副德行,顧青剛剛也深刻見識到了。
如果吐蕃軍此時來攻,樂觀估計的話,這座城池大概能守半個時辰,其中還包括吐蕃軍步行入城的時間。
這是大唐駐外軍隊的風格,大唐在西域的戰略是以攻代守,就算有敵人,大唐的將軍們也斷然不會允許敵人出現在自己的城池之外,早在他們蠢蠢欲動時王師便出兵把他們滅了,所以在西域的各個城池裡,對於城池防務大多是比較粗糙的。
這也是于闐城為何那麼快便被吐蕃攻陷的原因。
巡視過防務後,顧青回到節度使府,然後擂鼓聚將。
常忠等將領到後,顧青取出地圖,招呼眾將圍過來。
“咱們也必須以攻代守。”顧青無奈地定下了戰略基調。
城防太弱,真要被敵人兵臨城下,守城的傷亡代價會比兩軍平原對陣更慘烈。
顧青手指著地圖,道:“馬上派出斥候,進入圖倫磧沙漠,告訴斥候們,不必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找,我們只需要劃定一個小範圍,以方圓百里為界,也不必頻繁探尋,認準某個去龜茲城的必經之地,然後等在那裡,發現敵蹤馬上回來通報。”
常忠忍不住道:“侯爺的意思是,吐蕃軍有可能從沙漠冒出來攻打龜茲城?”
“極有可能,這便是高節帥與我商議分兵而擊的原因,我們判定吐蕃賊軍定會突襲龜茲,如同突襲于闐城一樣,但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吐蕃軍要來,就讓他們來,我們可以事先做好埋伏……”
顧青指著地圖上的龜茲城池,道:“城池南面有一片高低起伏的沙丘,我們可以分兵埋伏在沙丘背面,待吐蕃軍進入我們的埋伏圈,然後四面盡出,騎兵側翼衝鋒穿插,衝亂他們的前軍,南面再出一支兵馬截斷他們的退路,這個口袋埋伏陣便算是把他們包圓了。”
常忠擔憂地道:“若吐蕃賊子不曾分兵,仍是三萬兵馬,此戰怕是勝算不高。”
顧青點頭:“凡事要做最壞的打算,沒錯,就算他們有三萬兵馬,我們只要誘使他們進入咱們的埋伏圈,三萬兵馬照樣能被咱們一口吞掉,古往今來以少勝多者,多是廟算於前,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