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錦目光灼灼地盯著他:“顧阿兄,你也相信宿命嗎?”
顧青失笑:“我的際遇比較奇特,所以從來不信命,我若是相信宿命的人,這輩子我根本活不到現在,很多年前應該便化為塵土了。”
“蝴蝶的翅膀扇一下都能改變許多事,宿命,不過是偶然天成的妙筆,風吹草動,鳥叫蟲鳴,都能讓那支妙筆輕微一顫,顫過之後,落筆便是另一番風景了。”
…………
鴻臚寺卿府。
張九章湊在昏暗的燭臺下,睜著老花眼逐字逐句地看完了張懷錦記錄的三國演義,看完後揉了揉眼睛,掩卷長嘆道:“真是奇文妙思,顧青之才,委實深不可測,竟能將三國史錦上添花至這等境地,此書可謂壯闊也。”
為書中的人物感懷嘆息許久,張九章執筆開始為顧青講的三國故事潤色。
張九章自幼熟讀詩書,潤色這種小事自然是信手拈來。於是張九章從頭開始塗塗勾勾,刪去了一些口語化的詞句,新增了許多古色古味的佳句篇章。
接連兩日,張九章在書房裡廢寢忘食,將顧青的故事從頭到尾修改潤色完畢,寫完已是第三日清晨,張九章擱筆,意猶未盡地將書稿讀了一遍,覺得頗為滿意,合上書稿欣慰地笑道:“此書成矣!”
再次翻閱一遍,張九章仍為故事中的謀略兵法和政治權謀而讚歎不已。
“如此奇書,老夫讀之大有收穫,若予我大唐武將們所閱,應會增益不少,此書……不可埋沒於民間,當為廟堂所用。”
張九章喃喃自語,神情漸漸堅定起來,起身洗漱過後,整理了一下衣冠,小心翼翼地捧起了書稿,如同捧著一件稀世的珍寶,備好車馬向興慶宮行去。
興慶宮,勤政務本樓內。
李隆基翻看三國演義的故事已整整三個時辰,張九章清晨入宮,李隆基卻不知不覺看到了下午時分。
初時李隆基有些敷衍,鴻臚寺卿說要進獻奇書,李隆基不以為然,但張九章是老臣,又是曾經的賢相張九齡的弟弟,李隆基終歸給了幾分面子,應付式的翻開了第一頁。
誰知開篇第一句話便深深吸引了李隆基。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李隆基喃喃唸了幾次,兩眼頓時大亮。一句話在民間百姓眼裡和政治人物眼裡,含義是不一樣的,李隆基作為政治人物,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看到這句話後便品味出了許多旁人無法揣度的深意。
“有點意思……”李隆基臉上的笑容漸漸深了一些,然後接著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