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窯的生產如火如荼。
郝東來和石大興或許算不得好人,但在賺錢這方面他們是專業且高效的。
陶窯的第三批成品送進青城縣後,石大興從青城縣郊各個窯口挖人,很快給石橋村帶來了一百多個人,大多是青壯勞力和經驗豐富的老窯工。其中包括上釉的工匠,燒窯的工匠,以及各種做雜活的幫工。
久寂多年的石橋村忽然變得熱鬧起來。
顧青照單全收,並動員大家在窯口附近的半山腰開闢出一塊百丈方圓的平地,給新來的工匠和窯工們搭建房屋,同時擴建陶窯,將窯口四周的重要核心地帶全部用柵欄圍起來,派本村村民日夜看守,新來的工匠未得允許不得私自入內。
至於工匠們的工錢,仍按一人一天一文錢算。
熱火朝天生產的畫面頗為壯觀,顧青蹲在工地邊,看著工匠們合力打夯牆,村民和工匠的歡喜情緒並未感染到他。
事業做大了,掙錢也越來越多了,可顧青卻忽然有了憂患意識。
有錢卻無權,在外人眼裡等於是一直待宰的肥羊啊。必須要打通跟官府的聯絡了,否則遲早有麻煩。
…………
中秋之後下了一場雨,雨後泥濘的郊道上,丁家兄弟互相攙扶,一瘸一拐地倉惶逃命。
丁家兄弟終究還是逃出來了。
石大興是商人,也是奴隸主,總之他絕非善類。跟顧青老老實實合作是因為不得已,因為顧青比他更會算計,下手更狠。
但石大興對丁家兄弟可就沒那麼客氣了。也不知從顧青手裡買了這倆貨後,石大興究竟是怎麼想的,或許覺得便宜沒好貨,所以不打算珍惜,每天讓人對丁家兄弟往死裡打。
曾經叱吒石橋村風雲的村霸兄弟驟然跌落人生低谷,原以為栽在顧青手裡每天被打已是谷底了,落到石大興手裡才發現自己的人生下面還有十八層地獄等著他們。
好懷念當初被顧青毒打的日子,雖然痛,但人家至少管飯呀。
石大興也管飯,管得很有技巧,每天只給他們維持活下去的基本飯量,丁家兄弟每天處於餓不死又沒力氣活的狀態。
作為反面人物,落到如此悽慘的境地,丁家兄弟已沒有力氣反省人生,他們深深發覺,若想活下去必須要逃走,否則他們活不了多久。
於是在中秋後一個雨夜,趁著看守柴房的雜役半夜困極打盹的機會,丁家兄弟互相配合鬆脫了繩子,悄悄從柴房跑了。
沒跑多久,興隆記商鋪的夥計便發現丁家兄弟不見了,打著火把敲鑼打鼓追來。
丁家兄弟倉惶逃命,踩著泥濘的郊道跌跌撞撞,跑到青城縣外郊道旁一間破敗廢棄的山神廟時,丁二郎雙膝一軟倒在地上,意識已接近昏迷。
“不行了,跑不動了,兄長,我兄弟二人此番命休矣。”
丁大郎焦急地望向身後,隱約看到遠處的火把和叫罵聲,丁大郎愈發驚惶,咬了咬牙,奮力將二郎往山神廟裡拖。
費盡力氣將二郎拖到廟內,這座廟雖說廢棄已久,好在裡面還算乾燥,丁大郎顧不得許多,一屁股坐在地上,整個人躺倒。
寂靜的廟裡,只聽得二人粗重的喘息聲,二人驚恐的目光不時朝外面張望,生怕追兵尋到此處。
忽然,一道清脆而懶散的聲音從二人的上方傳來。
“你們,太聒噪了。出去!”
二人大驚,赫然抬頭,發現山神廟的房樑上,一位白衣勝雪的女子神情慵懶地躺在上面,一手搭著膝蓋,另一手倒拎著一個酒罈,正冷漠地俯視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