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這些,顧青獨自坐在書房裡發呆。
這封已經送出去的信,顧青心中仍有愧意,他還是選擇了保宋根生的命,那些失地的農戶,顧青只能選擇放棄。
顧青終究還是太弱小了,如今的他,沒有資格改變權貴階層的遊戲規則,只能默默選擇妥協。
…………
青城縣。
宋根生一大早便離開了縣城,身邊未帶差役,只有張懷玉和村裡幾位少年跟著。
自從得罪了那位姓蔡的豪紳後,張懷玉便住進了縣衙,只為保護宋根生。
出身宰相門第的她,很清楚權貴階層一旦瘋狂起來,會是怎樣的腥風血雨。
儘管不認同宋根生為人處世的方式,但他畢竟是顧青的手足兄弟,為了不讓顧青失去這位兄弟,張懷玉不得不貼身保護他。
宋根生今日離城是為了視察城外村莊的土地現狀。
張懷玉跟在他身後,懶洋洋的很沒精神。
“宋根生,我寫的信應該已送到長安了,以顧青的本事,想必很快會查出誰是這些土地真正的主人,而且很快會與那位主人化解恩怨,不再追究你的魯莽……我還是那個意思,宋根生,你快把那個姓蔡的人放了吧,否則顧青在長安為你做的一切等於白費了。”張懷玉跟在他身後無奈地勸道。
宋根生微笑道:“先不急,張姑娘,你今日隨我去各個村莊走一遭,隨便看看,過了今日,如果你還覺得我應該息事寧人,我可以聽你的。”
張懷玉嘆了口氣,這書呆子本事不見得高明,但性子卻是真的很倔。
村莊是宋根生離城後隨機選的。
站在城門閉著眼隨手指了一個方向,然後眾人便朝那個方向一直走。
走了一個多時辰,眾人終於來到一個村子,村子顯得很破敗,鴿籠一般低矮的房屋錯落在村子裡,很多房子前面雜草叢生,顯然很久沒人住了。
眾人慢慢走進,看到那些破敗無人居住的低矮民居後,不由驚訝地面面相覷。
張懷玉與少年們都是石橋村出來的,石橋村如今已是青城縣最富裕的山村了,因為有了瓷窯,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吃穿都變得比以往講究。附近村莊的閨女皆以嫁進石橋村為榮,在張懷玉和馮阿翁的主持下,石橋村也在有意識有計劃地慢慢擴建村子,吸納更多的人口遷居石橋村。
跟石橋村的繁華比起來,同樣是村莊,這裡卻蕭條破敗像一座廢棄的墳崗。
宋根生皺眉,站在村口久久不語,張懷玉神情怔忪,垂頭沉思。
“為何不見村民?”同行一名少年終於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宋根生回頭看了他一眼,嘆道:“因為村民已沒了土地,沒有土地便沒了生計,留在村裡只能等死。”
懵懂的少年不解地問道:“為何沒了土地?”
“因為土地被有權有勢的豪紳權貴搶走了。”
“土地也能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