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什麼意思> 第一百七十三章 從天而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三章 從天而降 (1 / 3)

所謂度假,大多是過著豬一樣無所事事的生活,唯一與豬不一樣的是,人吃飽了以後不會馬上就睡,偶爾還會思考一下人生,暗暗發誓明天一定要全新的積極的生活,第二天吃飽後再繼續發誓。

人的惰性就是這麼養成的,衣食無憂的日子很難激起人前進的動力,勤奮只因壯志未酬,被命運和個人的倔強驅趕得連滾帶爬,狼狽半生換得功成名就,終究化作一捧黃土。

顧青在道觀過了幾天悠閒的日子後,便覺得有些耐不住了。

他還不到二十歲,他還有揮霍青春的資格,可他不能揮霍青春。

時局多變,命運還未掌握在自己手中,顧青沒有資格放縱自己悠閒享樂。

在道觀裡住了五日,顧青便打算向玉真公主告辭,玉真公主頗為不捨,這幾日顧青在她的道觀裡雖然沒有新的詩作,但聽王維說,顧青弄出了《聲律啟蒙》,玉真公主聽過後亦非常重視,它的出現對孩童識字啟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全域性來說,《聲律啟蒙》的出現比新作幾首絕世好詩更重要,如果能夠普及推行下去,大唐往後千百年將會湧現更多的詩人。

對於顧青的才華,玉真公主是非常欣賞的。才子難得,自然捨不得讓他離開,於是軟言相請,勸得顧青多留三日。

顧青只好勉強答應。

在公主殿下面前絕對不能幹給臉不要臉的事,後果很嚴重。顧青對皇權沒有敬,但有畏,“畏”這個字眼代表在不觸及原則的前提下,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真香”狀態,桀驁不馴的人設固然令人敬仰,但桀驁不馴的事幹多了,必然會給自己的性命埋雷。

傍晚時分,顧青躲開了王維,藏到院子後面的山林裡,悄悄探出頭看著王維闖進自己的院子,然後滿臉失望地出來,敗興而歸。

不得不躲開王維了,顧青發覺這人對詩太痴迷,尤其是遇到顧青這位才子後,王維便日夜不停地拉著顧青聊詩,聊到顧青肚腸枯竭了還不放過他,不僅聊詩,還飲酒,一飲必醉,醉後必然對月長吟或翩翩起舞,狂放不羈之態在醉酒後表現得淋漓盡致。

顧青受不了了,他漸漸發覺士大夫的生活不過如此,他們糜爛且空虛,吃飽後腦子裡只有風花雪月,只琢磨著如何作一首千古留名的好詩。

顧青的性格是比較務實的,這樣的生活過久了他便無法忍受了。多愁善感的唏噓反倒不如豬一樣吃飽了就睡,少給人類歷史製造糟粕。

看著王維失望離去後,顧青這才悄悄從山林裡走出來,遲疑了一下,決定朝山上走去。

道觀是建在終南山下的,佈局如梯田般依託山形層巒疊上,最下方是道觀的正殿,後面便是觀內道姑雜役們的住處,再網上是顧青王維他們這些客人的獨立院落,而最上方是玉真公主的住處,如今萬春公主也和玉真公主住在一起。

顧青剛來道觀時,玉真公主親口說過,道觀內任何地方對尊貴的客人皆不設防,理論上顧青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當然,顧青不是那種蹬鼻子上臉的人,人家說不設防,他不會真的傻乎乎地到處亂逛,畢竟是皇家的地盤,誰知道逛錯了地方會不會犯了忌諱。

今夜顧青小心地朝山上前行,也不敢靠得太近,打算在公主的寢殿附近走一走,來了好幾天,即將要離開了,連道觀的風景都未看全未免有些遺憾。

…………

公主的寢殿坐落在山腰上,紅牆朱柱琉璃瓦,隱沒在一片蔥翠的山林裡。玉真公主雖已出家為道,但畢竟是當今天子的親妹妹,該有的待遇還是不能少的,寢殿完全按照公主的規格建造。

寢殿外有一片竹林,竹林是人工栽植的,裡面頗具匠心地造了一個小型的露天浴池。玉真公主雖是女流,但頗有幾分魏晉名士的不羈風采,露天浴池在如今這個年代來說也算是比較大膽了。

當然,玉真公主沒有在外人面前寬衣解帶洗澡的愛好,事實上浴池建在竹林裡,但周圍還是有宮女守衛的,前後左右的茂密竹林已將浴池遮掩得比較嚴實了,十幾名宮女守在通往浴池的兩條小道上,縱有誤打誤撞闖入竹林的客人,還未看到浴池的影子便會被宮女彬彬有禮地勸退。

今夜此時,佔用浴池的人是萬春公主。

浴池早已被宮女注滿了微燙的熱水,萬春公主寬衣入池,冬日凜冽的寒風下,露天泡在微燙的熱水裡,欣賞著傍晚時分竹林內蔥鬱的風景,那種感覺實在很舒服。

萬春公主入水後便發出滿足的嘆息聲,舒服得直哼哼,眼睛不自覺地闔上,又長又翹的睫毛掛著幾許霧珠,在氤氳的熱氣中微微發顫,她整個身子浸入熱水中,只露出白皙勝雪的香肩,柔嫩的肌膚暴露在寒風裡,浮起一片雞皮疙瘩,萬春公主覺得有些發冷,身子一沉,香肩也浸入水中。

混血兒般精緻的面孔給了萬春公主得天獨厚的寵愛,從出生起就顏值超標,李隆基把她當作瓷娃娃般捧在手心裡,所以萬春公主難免有一些公主的驕縱毛病,幸好教她讀書的師傅皆是當世大儒,李隆基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不算太失敗,萬春公主雖然有些驕縱,但基本的教養和素質還是不缺的。

公主也有公主的煩惱,別的公主都在十四五歲便被李隆基許給了功臣子弟或域外和親,萬春公主因為顏值太高,在李隆基面前又會撒嬌賣萌,於是免了被指婚的噩運,而且李隆基還曾許諾,她可以自己選擇中意的夫婿。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萬春公主雖然不愁嫁,可隨著年歲漸長,至今仍未遇到中意的少年郎君,公主的心中難免有些著急了。在皇姑玉真公主面前說什麼寧缺毋濫,終究只是嘴硬,她越來越擔心自己遇不到中意的郎君,未來的命運會跟玉真公主一樣,五十來歲了仍孑然一身長伴青燈道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