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賓苦笑道:“高將軍莫客氣了,說實話吧,節帥準備這般充分,也是因為聽了那位少年的建議,節帥是文人出身,領兵征戰非長項,那位少年說,‘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外行不要領導內行,否則事必敗。’”
高仙芝愈發吃驚,指了指沙盤,又指了指幕賓,道:“有這等本事,又能說出這般遠瞻睿智的話,你確定他真是個少年?”
幕賓嘆道:“他真是少年,名叫顧青,十七歲……哦,已是天寶十年,今年十八歲了。”
高仙芝喟嘆道:“可謂英才矣,平叛之後,此少年我定要見一見。”
神情一定,高仙芝凜然道:“三軍備矣,待鮮于節帥醒後,馬上擂鼓聚將,本都護奉旨平叛,劍南道三軍皆聽本都護調遣,令出如山,違令者斬!”
一旁呼呼大睡的鮮于仲通不知夢到了什麼傷心事,神情哀慟幽幽地嘆息一聲。
“老夫不要被罷官……”鮮于仲通夢語呢喃。
高仙芝和幕賓愕然相視。
幕賓擦著冷汗陪笑解釋:“南詔叛亂後,節帥食之無味夜不能寐,深感責任重如泰山,為報天子國恩,節帥憂思過甚,憂思過甚……”
高仙芝臉頰抽了抽,冷靜地點頭。
風波方平,不省心的鮮于仲通又在說夢話了:“陛下啊,老夫為劍南道籌過糧,老夫為高仙芝讓過路,平叛之後請陛下高抬貴手,速速調高仙芝回西域,莫佔老夫的位置……”
高仙芝和幕賓臉頰一齊抽搐。
幕賓仰天長嘆,算了,解釋不清了,愛咋咋地吧。
高仙芝沉吟半晌,朝幕賓沉聲道:“節帥醒後煩請轉告節帥,平叛之後本都護會馬不停蹄回西域的。”
幕賓慘笑點頭。
高仙芝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還請轉告節帥,有外人在場……最好莫睡得太沉。”
…………
二月中,高仙芝領劍南道三萬兵馬與南詔國反軍於龍城郡交戰。
二月末,斥候探明南詔國有小部兵馬調動跡象,高仙芝於沙盤推演過後,判斷南詔國意圖勾連吐蕃,組成聯軍反唐。
高仙芝遂於龍城郡象縣郊林內設伏,南詔反軍路經象縣,唐軍於伏擊圈內發起突襲,包圍切割反軍後,合圍將其殲滅。同時高仙芝調撥一萬兵馬攻打姚州,姚州正處於吐蕃與大唐的交界,五日後,唐軍收復姚州,切斷了吐蕃與南詔的通路,南詔反軍與吐蕃勾連的謀劃徹底失敗。
三月初,唐軍兩萬兵馬向南詔國所佔的盤州,僚子部,和蠻部進軍。三月中旬,南詔國叛亂所佔大唐城池基本被收復,南詔國從叛亂初時連戰連勝,至高仙芝領兵後,南詔國連戰連敗,應戰之力已見頹勢。
三月底,高仙芝率兩萬唐軍於黎州城外與南詔國叛軍決戰,交戰之前斥候堪輿地形,製作出了精巧的沙盤,高仙芝研究沙盤後,遣一支偏師繞過黎州,從一條不知名的山澗小路快速行軍,繞到南詔國叛軍後方,交戰時異軍突起,南詔國後方被唐軍偏師截斷,糧草輜重皆付之一炬,訊息傳到叛軍大營,叛軍譁變,軍心崩潰。
天寶十年三月廿七,南詔國主閣羅鳳於大營中兵敗自戕,至此,南詔叛亂被高仙芝和鮮于仲通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