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的解釋的確讓蒙恬看懂了其中的緣由,可緊接著蒙恬的疑問就來了,因為李凌很明顯是打算在長安君成蟜回到秦國之後,直接發兵進攻匈奴。
“以我軍現在的狀況,進攻匈奴並沒有必勝的把握,而且還等同於是為趙國解了圍,倘若匈奴人回過頭來打我秦國,豈不是讓我大秦更加艱難?這根本不是一個好選擇。”
“那你有什麼想法?”
“我認為當下我們應當與匈奴合力進攻趙國,說不定可以直接滅了趙國。亦或者可以集中全力對付山東六國之中實力最強的楚國,從而為今後征服天下奠定基礎。”
“老將軍不必離開,留在這裡便可。”
聽到蒙恬提議要對付趙國,李牧知道自己身為趙人再繼續呆在這裡已經不合適了,便要轉身離開,卻被李凌給叫住了。
“蒙恬,我問你個問題,你從哪聽來的征服天下?”
“老大你說的啊,將來整個天下都將士大秦的,再也沒有什麼楚國趙國之分,王上將來是天下共主。”
“可我還說過,征服天下之前,先要統一華夏!”
原以為自己的理論已經人盡皆知,大多數人都已經認同了自己的看法,可到頭來沒想到就連自己身邊的人都沒有搞清楚自己話裡的意思。
“不管是齊楚燕韓趙魏還是我大秦,都是炎黃子孫,都是華夏子民,所以我才說要統一華夏!他們自古以來都是我們的同胞,所以我不希望看到匈奴蠻夷屠戮我們的同胞,趙國之困,亦是我華夏之困。不管我們七國之間怎麼打,都是為了統一,但倘若蠻夷膽敢染指我華夏大地,那我們就該狠狠地打回去!”
“可現在他們畢竟不是我們秦人,而且我秦國那麼多將士戰死沙場,父親他......”
站在所謂的大義上,李凌說的話也許可以能夠讓人理解,但放到個人身上,顯然是無法這麼快就接受的。
特別是蒙恬這種,當蒙恬提起蒙武之後,不光他自己不說話了,就連站在一旁的李牧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那我問你,你是願意你的父親是死在諸侯爭霸當中,還是希望你的父親是死在華夏一統的征途之上?”
“我......”
“一個是秦國進攻趙國,你父親被奮起反抗的趙人斬殺,另一個是你的父親為了華夏一統的民族大義而犧牲,我相信你心中自有選擇!”
看著蒙恬的神色變了又變,李凌知道自己已經差不多說通了蒙恬,於是他轉而看向李牧,卻發現李牧已經背過了身去,想來自己剛剛的話對李牧的觸動也不小。
“可是,可是如果我們進攻匈奴,趙人不領情怎麼辦?如果趙人又與匈奴同流合汙,或者當我們進攻匈奴的時候,趙人不能拖住匈奴主力,讓匈奴人得以集中全力對付我秦軍,同時山東六國再次合縱伐秦,那該怎麼辦?”
“王上已經派了馮去疾趕赴燕國,同時姚賈也已經再次出發,就是為了防止六國合縱伐秦之事再度上演,我也已經做好了部署,王翦留守蕞城的目的就是應變,防止函谷關外出現緊急情況。”
李凌將大體的情況全都說了一遍,他這個方案看似完整,但實際上卻處處都是漏洞,而且實在太過冒險。
秦軍部署在隴西北地兩軍的部隊實在太少,要長途跋涉奔襲大漠深處的匈奴王庭風險實在太大,一旦出現失誤,這些部隊都可能永遠埋葬在黃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