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天換明txt下載>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姓的報仇雪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姓的報仇雪恨 (1 / 4)

東江軍要走了,薊鎮已經殘破,崇禎要儘快建起京師的外圍防禦,以戰馬換火槍,想法可以理解。

一匹戰馬換一枝火槍,對於東江軍來說,不吃虧,還賺了。何況,這是皇帝的意思,也不好拒絕。

至於洩密的問題,自從東江軍開始大量裝備,郭大靖就沒擔心過,也知道防不住。

燧發火槍的問世,並不意味著就能推廣應用。這裡面有一個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及應用的急迫性。

況且,在目前明金形勢消漲,戰略形勢大轉變的關鍵時刻,還擔心這些多餘的問題,實在是不智。

按照明朝現在的技術水平,製造燧發槍不算困難,但體制不改,腐敗不除,造出來的火槍也不堪用。

從上到下都爛透了,再好的政策也執行不下去,或者被下面的歪嘴和尚給歪曲成了惡政。

現在,有了一萬五六千匹戰馬,飛騎恢復實力,並大幅擴充,已經沒有了困難。

“半年時間,能不能訓練出一萬飛騎?”郭大靖舉杯向旁邊的劉興祚示意了一下,笑著問道:“七八月份,某準備再展開一次攻勢。”

儘管建虜收縮了防線,但在郭大靖看來,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收復這些土地也不是太穩固。

此次跨海遠襲,可以說是讓郭大靖開啟了思路。充分利用水師之利,使建虜左右支拙,不得不分兵,便是下一次軍事行動的宗旨。

在遼東,有兩個地方是建虜必須要死守,不能夠輕易放棄的。

一個是遼瀋,那已經是建虜的統治中心,瀋陽更相當於都城所在,還有老奴的墳墓。

另一個則是赫圖阿拉,建虜所謂的龍興之地,尊稱為興京,也就是原來的建州衛。

赫圖阿拉與遼瀋相比,雖然在經濟、軍事上的意義並不算大,但政治意義非同小可,相當於建虜的老家。

老家有難,建虜不可能不救。因為一旦被毀,對於民心士氣的打擊是巨大的。

郭大靖也是看到了這一點,便計劃著沿鴨綠江北上,翻越長白山脈,直搗其老巢。

天啟四年,東江軍曾派出一支部隊,沿鴨綠江秘密北上,進入長白山區,在後金的大後方進行襲擾,在高嶺、沙松牌接連獲勝。

因為是小規模的特潛隊中,也是襲擾作戰,此次深入敵後的戰果並不大。

而郭大靖的行動計劃,至少要出動一個協,再加上炮兵和飛騎,達到近兩萬人馬的規模。

最好能毀掉赫圖阿拉,給建虜造成心理上的沉重打擊。即便達不到這個目的,也要迫使建虜不得不分兵,加強建州衛的防禦。

要知道,現在建虜的主力基本上都盤踞在遼瀋,這對東江軍在遼南的行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所謂批亢搗虛,敵人哪裡虛弱,就攻擊哪裡。使其疲於奔命,始終陷於被動。

況且,建虜收縮防禦後,放棄了鎮江、寬甸地區,便不能對鴨綠江上的船隻進行有效監視,用水師溯流而上,潛入敵後的行動就更具有隱蔽性。

而建虜在京畿遭到重創,皇太極被活捉,也勢必影響到朝鮮的態度,應該能夠提供更多的便利。

劉興祚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臉色有些漲紅地說道:“別說一萬,只要戰馬足夠,兩萬也不在話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