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的地位不同,看事的角度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分析,得出不同的判斷。
身處皇太極這個位置,有很大的權力,也要揹負巨大的責任,很多言行不是他願意的, 但卻是不得不做出來的。
就象崇禎,建虜攻到京城,他肯定是害怕、發愁。但在表面上卻不能驚慌失措,更不能輕易做出逃跑的決定。
所以,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的多爾袞等人,肯定對於和東江軍硬碰硬, 有些忌憚,不希望本旗的人馬有太大的損失。
而這也正是皇太極要改革, 努力把後金封建化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什麼旗,實質上都是後金的國家軍隊,令行禁止,豈能讓旗主有儲存實力的想法和舉動?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要完蛋了,各旗能獨存嗎?
但大道理誰都會說,落實到個人,難免會有各種理由,還覺得理直氣壯。就象明末的軍閥,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實力,哪管國家和皇帝的危亡。
還有明末的勳貴和文官,任憑崇禎窮得四處化緣,就是捨不得家裡的萬貫錢財。
什麼國家興亡,什麼忠君愛國, 那是平常的慷慨陳辭,關鍵時刻哪能當真?
這就是人性,每每會在關鍵時刻暴露, 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情。
“老十四的擔心呢, 也不是多餘。”阿濟格打了個呵欠,說道:“與東江軍開戰的時候,多個心眼就是。”
多鐸表示同意,轉頭望向多爾袞,如果沒別的事情,他也想去休息了。
多爾袞點了點頭,先行起身,說道:“我已經有了安排,到時候能不能用上不好說,也算是有備無患吧!”
“好吧,到時候聽你的。”阿濟格有些敷衍,揮了揮手,轉身離去。
多鐸也告辭離開,多爾袞甚感無奈地苦笑著,連連搖頭。
他所作的安排,不過是在劫掠的百姓中,尋找到了幾個對遵化周邊地形地勢十分熟悉的人。
遵化是個四面環山的盆地,一條狹長的中道山把山間盆地一分為二, 形成三山兩川的獨特地貌。
在多爾袞看來, 如果到了危急時刻,拋棄所有輜重, 鑽入山林,輕騎逃跑的話,還是能夠逃出生天的。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多爾袞也不希望如此狼狽。只是,世事難料,對於東江軍的戰力,多爾袞已經有了些許的心理陰影。
………………
星空之下,遵化城的氣氛卻不一般,在城門處一千五六百騎兵橫刀立馬,虎視眈眈。
“郭某再說一次,下馬聽命。”郭大靖在親兵的衛護下,立於城頭,朗聲對著下面的騎兵說道:“否則,按叛亂論處,格殺勿論。”
“殺,殺,殺!”城頭上的火槍兵呼喝著,為主帥助威,把黑洞洞的槍口指向了要強行出城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