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事情是你必須去完成,作為你生活的基調的,在這個基調之上你才能去達成心理上的自由,而那些來自生理上的壓力,其實透過一些方式也能轉換成心理上的自由——比如說你很困,你現在睡一覺,你就會感到舒適愉悅,這就是轉換。”
“而你未來想做的事情,都是要先經歷這些事情才能達到的明天。”
“其實歸根究底,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他會把自己的生活看的很透徹,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實際上需要去做,那他就會去做。”
“我對你們說這些並不是為了勸你們認真學習之類的,我只是想借此說明,人這一輩子不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竟然你偶爾也會需要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那為什麼不能接受這個呢?”
“上理科的課對你的未來是有幫助的,你當然可以放棄這份幫助,你有權利選擇自己去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但是,更現實的是,你只有接受了這些不想做的事情,才能達到未來更大程度的自由。”
“我不是來給你們灌雞湯的,只是想讓你們看的更清楚一些。”
“這個社會需要的不是單方面的人才,更多的是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回到最初,洛姝說,不管是文科,理科的人都不認真上對方的科目,那麼既然這樣,只要有一個人認真上了對方的科目,那麼在未來,他就擁有很大的獨立性,獨特性。”
“他也會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我之前看到一句話,普通玩家選擇固定配置,高階玩家選擇自定義配置。”
“怎麼選看你們自己。”
“我還是那句話,我不是來給你們灌雞湯的,所以下節課,我就希望沒有人再故意給我使絆子了。”
說到這句話,洛姝的臉不自覺地紅了幾分。
而劉明輝老師彷彿故意的一般,把問題轉移到了洛姝身上,“洛姝同學,請問你呢?三件事和未來的事都是什麼?”
洛姝猶猶豫豫,把自己想的那三件事情說了出來,“讓我不快樂的事,上理科的課,讓我快樂的事,最好現在能吃到炸雞和奶茶,普通的事,我今天穿了校服。”
“那麼未來想做的事情呢?”
“……我不知道。一直以來都是我爸媽幫我規劃生活的,上補習班還是興趣班,以後要不要出國留學,報什麼專業的大學,這些他們都幫我想好了。”
“所以我感覺自己很沒有主見。”
劉明輝嘆了口氣後笑起來,“那就慢慢找回主見。”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隨我們的心意,我們能做的就是慢慢領會。”
“還有其他人想回答這個問題嗎?”
……
這節課上的特別有意思,大家都感受到了劉明輝的魅力。
以前大家可能覺得劉明輝之所以在理科班裡面有微信,是因為他課教的有質量而且嚴格——嚴格體現在理科班的同學如果不認真完成他的作業或者上課不認真聽講,就會被要求出一道物理題目。
而這個物理題目必須做到讓劉明輝花十分鐘才能解出來,而且要用到所學的物理知識,如果出不出來,那就必須做十張劉明輝出的物理卷子。
這樣的要求實在是刁難人,所以大家為了避免麻煩,就都會認真的去聽他的課。
但今天,高三(21)班這個文科班,可謂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劉明輝的魅力。
以後的課他們應該也都會認真的去聽講了。
不過有一點讓江絮晚感到很奇怪,所以大課間的時候她忍不住去問洛姝,“洛姝,你剛才物理課,劉老師一來你為什麼要說那些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