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郡,營陵。
經過半個多月的排程,五萬兵馬已經齊聚。
既然決定了要打,那就來他個獅子搏兔,碾壓得對方毫無還手之力,也好藉此殺雞儆猴,震懾其他覬覦青州之徒。
郡守府裡,袁譚和麾下諸人正進行最後的部署決議。
此番征討,袁譚打算親自掛帥。
然而作為監軍兼首席軍師的沮授卻道:“大公子,北海初定,您作為袁公長子,還是應當留下來繼續收攏人心。至於征討一事,有我與文丑將軍即可。”
沮授對此很有信心。
居於武將首位的文丑也是抱上一拳,表示公子儘管放心。
袁譚當然相信沮授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務,但他卻不願意就此留守郡城。
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調集來這麼多的兵馬,如此大的陣仗,遠在冀州的父親早已知曉,這種時候,怎能沒有我露臉的機會?
對此,袁譚正色說道:“監軍此言差矣,將士們在外拼殺,身為主將我豈能
留守城內?若是有我督戰指揮,帶頭衝鋒,三軍將士必然能振奮軍心鬥志,更快攻破都昌!”
袁譚語氣篤定。
事實上,在與敵軍的對陣廝殺中,他確實常常身先士卒,這種敢戰為先的勇氣,使他在軍隊中博得了勇猛善戰的名聲,也因此得到不少將領的稱讚與推崇。
“至於郡城方面,我相信有王郡守主持大局,一切自然無虞。”
袁譚把守城重任交給了王修。
就王修的表現來看,忠心毋庸置疑。在袁紹的舉薦下,王修晉升為新的北海郡守。
“大公子儘管放心討賊,郡城有下官督守,絕不給大公子添任何麻煩,若有紕漏,下官甘願受罰!”
對於袁譚交付的重任,王修也是欣然領命。
在他看來,袁譚很有可能是將來的袁家之主,所以提前打好關係尤為重要。
而王修的自信,也絕非空穴來風,如今的青州領土,大半掌握在袁譚手中,州內諸地無不望風而降,加上背後又有袁紹撐腰,除了不要命的,誰敢來捋袁家虎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