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以西,齊地與之相毗。
齊地的治所名為臨淄,州牧府便設於此處。
如今的州牧府內,主事之人並非刺史焦和,而是袁家大公子袁譚鳩佔了鵲巢。
這日,一封加急書信呈至州牧府內。
大堂裡,身穿常袍的袁譚正伏於案前,低頭研究著青州北境的軍事地形,聚精會神。
自打入青州以來,袁譚就在和公孫瓚所派的田楷爭分奪秒,好在是他搶先進駐了齊地,扼住了整個青州的咽喉。
前些時日,他率軍在樂安與田楷展開激戰,大敗田楷,迫使公孫瓚軍撤至濁河以北。
為此,父親袁紹還特意寫了書信傳來,以茲鼓勵。
這使得袁譚振奮非常,自打記事以來,他幾乎就沒有聽到過父親的褒獎,究其原因,還是出在相貌上。
袁譚的相貌說不上醜,但也與帥字沾不上邊,只能說是普通,中規中矩。
而袁紹呢,年輕時就是帥哥一枚,以為生的兒子也會隨自己俊逸非常,結果作為長子的袁譚顯然讓人大為失望,所以打小,袁譚就不為袁紹所喜。
隨著時間流逝,已至青年的袁譚也漸漸明白,既然容顏無法改變,那就只有憑實力證明。
所以當初在袁紹糾結派何人領兵青州時,作為長子的他毫不猶豫站了出來,主動請纓。
結果和想象中的一樣,接連大勝,擊破蛾賊上萬,成功進駐臨淄。
父親也因此擢升他為青州都督,以示肯定。
等把田楷徹底驅逐出境,再將剩餘的北海、東萊兩郡拿下,整個青州就是我袁家的了!
目光在地圖上游走的袁譚野心不小。
此時,有士卒進堂,雙手拱上一枚封閉的竹筒,稟道:“大公子,有您的加急文書。”
袁譚將其取過,拆封之後取出裡面的竹簡,攤開進行瀏覽。
不多時,便已將內容閱覽完畢。
竹簡握在手中,袁譚臉上的神色頗為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