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廷論功行賞。
王允因誅滅董卓有功,從司徒一躍成為太傅,位列三公之上,儼然成了新的朝堂第一人。
皇甫嵩也因此官復原職,從議郎晉升車騎將軍。
平日裡跟王允走得近的官員,也得以重用提拔。
曹昂手刃董卓,憑此大功,獲封羽林中郎將。
呂布得了溫侯,但武勳上依舊是中郎將,這讓他很是不爽。
於是找到王允,王允也是一臉納悶兒,心想你這個武夫,給你封了溫侯,還想咋地?
更何況,我什麼時候答應過給你大將軍了?
好在,王允也沒當場翻臉,畢竟呂布有勇,以後不少地方還得依賴這個莽夫。
打架王允不行,但要論忽悠人,他絕對是王者級別。三五兩下就把呂布忽悠瘸了,慢慢來,大家都是幷州人,我肯定會提拔你的!
偏偏呂布還真就信了。
至於夏侯安,朝廷對他不升也不降,依舊保留了他中郎將的虛銜,以及懷遠鄉侯的爵位。
“伯陽,你是沒看見。朝堂上的那幫官員,全部把矛頭指向你,說你是董賊心腹,必須斬首示眾,才能平息民憤,老夫是費盡唇舌,再三作保,才能替你正名。”
王允說話時的模樣,像極了力挽狂瀾的英雄。
夏侯安對此呵呵一笑。
值得慶幸的是,王允遵守了之前承諾,對依附於董卓的朝臣沒有進行深究,像徐榮等原來的中央軍將領,王允免了他們罪責,依舊保留原職,使其為朝廷效力。
如此一來,長安之亂,應該不會再發生了吧!
夏侯安如是想著。
回到府上,屁股還沒坐熱,新晉羽林中郎將的曹昂就大步流星的來了。
他將象徵著權力和地位的印綬往夏侯安面前的桌案一置。
“咋地,找我顯擺來了?”
夏侯安笑嘻嘻的開起玩笑。
曹昂顯然沒有玩笑的意思,板起臉色,看著這個暢遊於長安城內玩世不恭的少年,鄭重說道:“誅滅董卓,本就是你的功勞,這羽林中郎將的印綬該是你的!”
“說什麼傻話,是你親手殺死的董卓,當時好多人都看著呢!”
夏侯安可不背這鍋,雖然這是好多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小姑娘會恨我一輩子的吧!
曹昂不願違心,臉上認真神色不減:“那時候的董卓,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沒有任何戰鬥力,換做是你,也一樣可以輕易將其殺死。”
“你這固執的模樣,可一點兒都不像你老爹。”夏侯安揶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