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營地的時候,火把已經亮起。
曹操去見了袁紹,說自己要離開這裡,去南方重新募集兵馬。
得知曹操要走,袁紹大吃一驚。
若是其他人要走,袁紹覺得還有可能,可曹操要走,他怎麼也不相信。
兩人從小玩到大,一起讀過書,一起偷過人,父輩們也都是幹過三公的厲害人物,所以袁紹很清楚曹操的性格,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如今國賊未除,曹操怎會突然放棄?
“是不是有誰甩你臉子了,告訴我,我幫你找回公道!”
袁紹沉著臉龐,以為小老弟受了欺負。
畢竟曹操在追擊董卓時吃了敗仗,麾下如今只剩兩三百人,別人說些風涼話來刺激他,也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他那弟弟袁術,於啥啥不行,陰陽怪氣第一名。
曹操微微搖頭。
“那好端端的,你為什麼說要走啊?”袁紹很是不解。
他是真心捨不得曹操。
雖然有時候袁紹心眼兒很小,也會在心底悄悄妒忌比他能力強的人,但他對曹操,是真的挺好。
兩人不僅相識多年,也曾一起在大將軍何進的府上共事。而且當初會盟的時候,也是曹操不遺餘力的推薦,他才能成為盟主。
否則,盟主就該是他老弟袁術來做了。
這些情誼,袁紹一直記在心裡。
曹操對此也早有答案,語氣坦然:“我麾下不過只剩些殘兵敗將,我走不走,對於其他人來說,已經影響不大。而且,有你在這裡坐鎮,我很放心。”
袁紹仍舊堅持挽留:“如今,董賊已經退至長安,我們眼看就要功成,你走了,天下人怎麼說你?”
袁紹的意思是,讓曹操留下來分完“勤王”這杯羹,把名聲蹭上去再走。
畢竟,從討董至今,唯一的敗績,就是曹操率兵追擊董卓,結果差點全軍覆沒。
這傳出去,對名聲很不好的。
別人知道了,會笑話曹操,說他目光短淺,有勇無謀。
所以,怎麼也得從董卓那裡找回場子。
“如果真能除掉董卓,我發自肺腑的替你們感到高興。不過就你們現在的狀態,拿什麼去贏董卓?”
這些話,曹操只在心底想了想,失望的次數越多,他對這些心懷各異的諸侯,就越是不抱希望。
所以在聽完之後,曹操也只是莞爾一笑,表示自己去意已決。
另一邊,夏侯安在回營以後,簡單佈置了帳內,將小老弟們叫來自個兒這裡。
小老弟們陸續到來之後,看著桌案上擺放的豐盛酒食,感到頗為納悶兒:不是吃過晚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