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科技修行小說> 第四十四章 我的世界2靈源之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我的世界2靈源之戰 (1 / 3)

這些長者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吸納了各個修煉文明中意識到了靈氣消失問題的卓越修士。

他們經過數千年的跟蹤觀察,發現越是靈氣稀薄的地域,靈氣消失愈快,最稀薄的地方比靈氣濃郁的地域消失速度快了五十分之一。

這種發現,讓他們十分不安,他們不明白為什麼靈氣這種能量最小單元竟然也會自然消失,這在當時無法理解。

但他們可以確認靈氣無時不刻不在消失,是從這個宇宙中徹底消失,而不是散播到其他沒有探測的地方。

靈氣密度高總量豐富的地方,靈氣消失的慢。而靈氣貧乏的地域,靈氣消失的就快。

聯盟中的一個高階修士在靈氣貧乏的地域停留了萬年,追索能量消失的去向,卻一直沒有線索。

直到他突破了混元,神識大幅增長,觀察也能更細緻更靈敏,才終於有了重大發現。

他發現,靈氣本質上是一種極其微小單元的振動,這種單元無法分割,他稱之為弦。

這一發現震動了聯盟,但在整個修道界並未濺起多大浪花。就好像原子的發現,也沒有立刻在普通社會中引起重大反響一樣。

發現鼓勵了聯盟,更多的修士投入這一研究方向。於是,接下來的數千年中研究成果雨後春筍般出現。

確定靈氣本質的一萬年之後,聯盟已經清楚,靈氣在自然情況下會不斷消失,以弦組成了另外的結構為表現形式。

這些弦按照一定方式組成了穩定的結構,也就是目前科學所發現和沒有發現的物質粒子。

然後最小粒子一級一級往上組合,夸克電子質子中子原子,最終的外在表現就是物質世界!

神話傳說的盤古開天,其實就是這種過程的形象化濃縮。

靈氣結構最基本,最活躍,最容易被徹底使用。修士利用靈氣的過程也就是將靈氣主動形成一種能量結構,同時獲得法術效果。

就好像修士之間的戰鬥,如果僅僅以靈氣堆積向對手衝去,那也許是給對手在補充能量……

除非是差距太大,就好像空氣形成的風暴,才會有些效果。

所以修士的普遍做法是利用法術將靈氣組成能量結構,就好像鐵塊若被製成了匕首,更容易給對手造成傷害。

而弦自然形成物質粒子後,結構非常穩定,修士無法直接利用,以修士習慣的探查也無法感應物質結構掩蓋下弦的波動。

於是,靈氣自然消失了。

再接下來的數千年,聯盟更是發現,弦有模擬性和趨眾性。

也就是說,越是物質密度集中的地方,靈氣越容易組成相應的物質,這也解釋了為何靈氣稀薄的地方消失的比較快。

而且,由靈氣組成物質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不能阻止。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再無靈氣,只餘物質。

這是物質結構和能量結構的戰爭,明顯的,更穩定的物質結構站了上風,儘管轉化過程極其緩慢,但無法阻止。

這一推論令人沮喪,修士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減緩這一過程。

慢慢的,這個結論傳播到了全部修道界,引起了廣泛擔憂和恐慌。

門派要延續,家族要延續,血脈要延續。既然靈氣充沛可以減緩消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集中靈氣資源。

一個個的家族福地,門派洞天,大能的小世界,都在不斷的建立。

靈氣再多,也是有限的;靈氣再多,也不夠各方肆意收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