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和蔗姑,都勸說過張敬,不想讓他到處浪蕩。
說得好聽是遊歷天下,但其實就是做遊方道士。
一般來說,如果有個好的安身立命之地,是沒有人願意到處漂泊流浪的。
最重要的的是,如果太平盛世還好一點,但當今天下動盪不安,世道艱難,亂的很,會遇到什麼事情,誰都說不準。
不過張敬去意已決,給出的理由讓兩人也完全沒辦法拒絕,只好點頭答應。
答應之後,反而就想通了。
當今世道是亂,如果讓文才和秋生出去闖蕩,估計用不了多久就得栽在陰溝裡,被人賣了都還要幫人數錢,屍骨無存。
但張敬這小子可算不得是初出茅廬,或許是從小就沒了爹孃,吃百家飯長大的原因,這小子早熟得很,也聰明得很,人情世故一點也不差。
這麼久以來,就沒看見過他在誰面前吃過虧,只有他佔別人便宜的時候!
至於世道艱難,遊方道士容易被人排擠看低……以張敬鍊師境後期的修為,甚至或許用不了多久就會跨入法師境,走到哪裡去,也餓不著。
想通了之後,夫妻二人心中也就沒那麼難受了。
晚輩長大了,出去闖蕩,增長見識,也沒什麼不好。
倒是文才和秋生兩人,對張敬有些戀戀不捨。
任家鎮,鎮口。
一行人在分別。
“師弟,你真的要走啊?”
留著妹妹頭的文才,雙手捏著衣角,臉上掛滿了不捨與難過。
文才性格比較悶,腦回路也比較清奇,不善於表達,或者表達出來的意思經常不是自己想說的話。
所以以前在義莊的時候,九叔雖然疼愛徒弟,但也經常因為他做錯事訓他,秋生這傢伙平時更是經常捉弄他。
張敬到來後,讓文才開心很多。
張敬拍了拍他肩膀,笑著道:“真的要走。不過這也不是什麼生離死別的事情,文才師兄你用不著難過,我肯定還會再回來的。”看了看文才的髮型,張敬良心建議道:“師兄,如果有空的話,不妨換個髮型吧。”
“哦……”文才摸了摸自己的頭髮,悶悶不樂地說道。
秋生也感慨道:“師弟,真是不希望你走啊。”
但相比於文才感情上的捨不得張敬,秋生就要單純得很多了。
張師弟離開了任家鎮,他就不能跟著張敬出去,偷偷的接私活了。沒有私活,自然就賺不了私房錢,又要變回原來囊中羞澀的樣子。
想想都可憐。
同時,秋生沒有文才那麼容易滿足於眼前的生活,他也是想出去見見世面的,所以他其實很羨慕張敬這樣可以出去闖蕩,見識世面。
可惜師傅、他姑姑,都不可能同意他出去,他自己心裡也有點逼數,還不夠資格出去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