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嬰期修士突破到化神期時,總的可分為‘化神為神’以及‘化神為凡’這兩條路線。”
“不過這兩條路線最後殊途同歸,總都是要走到合體這一步的。”
“而自修士步入合體期以後,修行之路才算是真正意義上,開始變得有所不同。”
“願聞其詳!”佛祖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並做洗耳恭聽狀。
血紅雙眸修士接著道:“合體期修士的修行之路,可大體分成:感悟法則之力,以及吸收情緒之力這兩種但其實說白了,這兩條道路都是在模仿不可名狀生物。”
“怎麼說?”佛祖不解道:“不可名狀生物們以情緒之力為食,這我是知道的,但法則之力”
血紅雙眸修士道:“不可名狀生物們以情緒之力為食,這是它們的力量源泉。”
“然後它們在星球上散播汙染及衍生物,又或是幹別的某些事情時,則是透過‘法則’來達到目的。”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法則是手段,而情緒之力是本源。”
“我懂了。”聽完血紅雙眸修士的解釋後,佛祖恍然大悟:“所以合體期修士修習法則之力,其實就是在模仿不可名狀生物的‘手段’。”
“至於吸收情緒之力這一條修行之路,則是在模仿不可名狀生物們的‘本源’。”
“總之修行之路的盡頭,就是儘可能地模仿不可名狀生物只要我們越是接近不可名狀生物,力量也就會越強!”
“等到量變積累到質變時,也就能順勢突破至返虛期了!”
“孺子可教也!”
血紅雙眸修士語氣裡帶著毫不掩飾的欣賞,衝佛祖道:“質疑不可名狀,理解不可名狀,成為不可名狀,這正是我們修士最終的修行之路!”
“然後為了便於區分,修士們往往將修習法則之力突破到返虛期的,稱之為‘法則境’,而透過吸收大量情緒之力突破到返虛期的,則稱之為‘本源境’!”
“當然了。”
血紅雙眸修士補充道:“也有些老一輩的修士們,喜歡將‘本源境’稱之為‘不可名狀之境’!”
‘不可名狀之境’麼
聽見不可名狀之境這幾個字,佛祖瞬間就想到了他的一位至交好友。
那人早在萬年前就已經突破到了不可名狀之境。
他叫許浩。
後為了躲避不可名狀生物的追殺,同時也為了延緩衰老,許浩便被迫躲入進了不可名狀之地內。
也不知現在情況怎樣了.
虛無之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