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像是通靈認識劉琮一般,先是眉頭一皺,也不睜眼,只是咧著嘴笑,把劉琮和一旁觀看的蔡瑁逗得直樂。
此時白小青走過來衝著劉琮微微一笑:“將軍,小女子任務完成了,就此告辭……”
“這……”劉琮正欲出言相留,卻見白小青步伐輕盈的走出門,徑直朝著府外走去,隨即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哎,真是個神秘的怪人……”看著白小青消失的方向,聯想到此前蔡琳難產,白小青出現,隨後天空中的異象,劉琮也是徹底迷糊了。
不過劉琮很開心,因為他得到了最理想的結果。
不久劉琮為兒子取名劉基,寓意盼望其子登基稱帝。當然這個劉琮不能對外人說,按照他自己的計劃,在有生之年替兒子打下大半江山還是有可能的。匡扶漢室,完全統一,這個問題還是要邊走邊看。
公子劉基的降世對荊州文武百官和將士是一種莫大的鼓舞,對劉琮的幫助也是極大的,劉基是劉表的嫡長孫,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於堵住那些無聊計程車人的嘴巴也是一個好棋。所謂名正言順,劉琮今後腰桿會更加挺拔。劉基的降世對於劉琮穩固荊州的統治絕對是一個非常利好的訊息。
劉基的降世,對襄陽蔡氏也是一個莫大的鼓勵,如今文聘主軍,諸葛亮主政,伊籍等人又獲得重用,馬良更是出任江夏太守,蔡氏一門雖然有幾位縣令,但地位正在慢慢被其他家族超越。蔡琳爭氣為劉琮產下長子,蔡氏家族的地位無疑在瞬間又得到了提升。
而關於劉基出生時出現的那個神秘女子以及種種異象也很快在襄陽百姓中傳開,人們對於這種事情總是津津樂道。對於此事,劉琮也並沒有加以干涉,相對保持點神秘感沒什麼不好,但也不能過分炒作以免引起一些士人的方案和警覺。
當然關於如何教育劉基,劉琮早有主意,他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無能之輩,最起碼要超越孫權、曹丕之流。文化課可以交給諸葛亮、徐庶等人,但是其他方面,劉琮打算親力親為。不過這是後話。
訊息傳到各郡,魏延、劉磐、馬良、甘寧等人也是紛紛上表表示祝賀。對於他們這些重臣來說,劉基的出生讓他們更加堅定的圍繞劉琮開展事業。
這當中江陵城劉琮的乳母更是開心,一聽到訊息便啟程前往襄陽,準備參加劉基的滿月酒,陪同王氏一統前往的是十六歲的少年——廖化。
再見廖化,劉琮也是大吃一驚,人多說女大十八變。這廖化才兩年不見,已經長成個成年人了,雖然有點單薄,但個子已經和普通計程車兵差不多了。廖化是再三央求王氏,王氏這才帶著他來到了襄陽。
廖化知道劉琮對這個乳母極為看重,自己參加劉基的滿月酒,自然會有機會見到劉琮。他早就想好了,此次要留在襄陽,準備入伍了。
聽了廖化的說法,劉琮搖頭表示不同意,理由很簡單,如今荊州相對穩定,廖化也正處於成長期,完全可以靜下心來多讀點數,等身體再堅實點,荊州急於用人之際再出來也不遲。
可廖化也很堅持,不肯再回江陵,理由是自己已經長大,可以報效國家,也是報答劉琮恩德的時候,再者廖化不喜讀書,喜歡習武,但在江陵,沒人教他。希望留在劉琮身邊讓劉琮指點一二。劉琮哪裡有空教他。
廖化便搬出了王氏,劉琮最尊敬王氏了,偏偏這王氏也十分寵愛廖化,硬說廖化功課如何如何好,武藝也十分出眾。廖化更是很默契的配合王氏提出要跟劉琮府上的守衛比試。結果還真讓他贏了幾個,劉琮想想也不覺得奇怪,守衛們並不是每個人都系統練過武,而且廖化只是一小孩,他們也不會重視,這倒成了廖化留在襄陽的理由。
不過廖化既然喜歡習武,劉琮只能先裝模作樣的考考他的書讀得怎麼樣,然後讓他留在身邊做個親兵以便繼續安心的長身體,同時要他多向趙雲學習。
聽說趙雲的武藝比劉琮還好,廖化便整日屁顛屁顛的跟在趙雲身後,將軍長,將軍短的叫著。趙雲無奈只得抽空教他些槍法。這讓以前只能讀書的廖化喜出望外。練起武來也是格外用功,讓劉琮看到只是無奈的搖搖頭,培養一個武夫容易,找一個諸葛太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