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一邊派韓嵩前往曹營告知劉備跑路之事,一邊卻讓劉磐、黃忠兩員大將率領四千騎兵準備尾隨交戰的兩軍。這四千人只有一千戰馬,劉琮直接了當的告訴二人,剩下的戰馬問夏侯惇和劉備要。
當然前提是保護好自己,只許觀戰、撿漏絕不允許主動出擊,只有當戰馬總數達到三千以上形成戰鬥規模而對手卻是陷入苦戰,只要劉磐、黃忠加入戰場勝負立判的情況下才允許主動出擊。
而且劉琮還交給兩人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劉備南渡長江成功,一旦劉備脫離戰場,擺脫夏侯惇的追擊欲渡河,兩人除了第一時間阻攔之外還要及時聯絡江陵李嚴和沙羨蔡瑁。
再三囑咐之後,劉琮才讓兩人出發,在劉琮的計劃裡,如果劉磐、黃忠再回襄陽時能夠湊齊三千戰馬,那必將在接下來的對抗曹操的持久戰中發揮作用。
安排好劉磐和黃忠,劉琮又召集樊城駐守的所有武將準備部署應對曹軍。黃祖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趕到樊城直接在劉琮跟前聽令。
加上文聘、張允、魏延、蔣琬和黃瑞、黃安樊城的守將也不過六人,甘寧、霍峻等人在漢江佈防不到萬不得已,劉琮也不想調動他們。不過霍峻和王威還是被要求參加軍事會議,因為在河兩岸作戰,少不了要調動不少船隻。
黃祖要控制襄陽,諸葛亮除了負責器械之外還身兼糧草排程等重任,給曹操的見面禮他是參加不了。
不過就算只有區區六員戰將,劉琮也不灰心。尤其此刻曹營肯定最為放鬆。而新野已經是一座空城了,任憑劉琮等人折騰。
劉琮拿出前段時間哨騎描畫的地形圖,將眾將召集在地圖前。
很快文聘和蔣琬就發現了戰機,建議劉琮在新野北的兩條漢江支流上設伏。
劉琮聽後對著兩人微微點頭,劉琮不將戰火燒到襄陽,那麼襄陽以北便是寸土必爭,何況如今這兩條支流算是算是讓劉琮佔了地利,不用則有悖天理啊。
劉琮拿出一把小戒尺在地圖上點了點:“新野雖小不利久居,劉備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然沒道理劉備走裡我們往裡面鑽。不過曹操可不一樣,他人多勢眾,新野又是裡樊城最近的縣城。除了追擊劉備的騎兵外,他必定會派先鋒部隊進駐新野設防,然後大部隊陸續進入新野休整。
這便是我等的好機會,不過這個時機很重,若是等到曹操主力抵達新野我們便無法再分散兵力。所以能不能在曹操到達新野之前給他一個隆重的見面禮,就看諸位接下來這一兩日的所作所為了。
前些年曹軍在博望坡吃過劉備的虧,但我認為他們並不見得會吸取教訓。何況這會換對手了,曹操一可能不會引起重視。
有時候,名望不夠也是好事,就讓曹操暫且先把重心放在追擊劉備身上吧。我們唱我們的大戲!
仲業你引軍兩千先去白河上游此處埋伏,多帶布袋,到制定位置後,多裝沙土堆於何種,攔住河水,到來日三四更時若是聽得下游人喊馬嘶便取開布袋,放水淹之!然後率隊循河而下前來接應其他眾將。”
“臣明白!”本來文聘想率軍和曹軍正面廝殺,不過劉琮說得對,論實力,荊州不及曹操一半,不到萬不得已切不能用強。如今襄陽附近只有六萬守軍,襄陽城一萬,劉磐、黃忠帶走了四千,水軍兩萬。能夠參與這次伏擊的部隊總人數也就兩萬五。最起碼還得留下五千駐守樊城以備不測,如果事先打擊下曹軍,文聘覺得自己也毫無勝算。
所以劉琮第一個點將文聘,文聘自知整個計劃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便欣然領命。
“文長,你引軍三千去博陵渡口埋伏,此處地平水緩,曹軍被淹必定會從此逃散,你到時便擇機領兵殺出,與仲業遙相呼應,兩軍合兵一處務必重挫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