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騎將軍: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週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列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三國時常設的高階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列於九卿,高於其他臨時設定的雜號將軍。
中郎將: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如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黃忠就是鎮南大將軍劉表的中郎將。
校尉: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階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階官員。
四徵將軍(四徵大將軍):,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衛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徵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徵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鎮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劉表便是欽命的鎮南大將軍。
四安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列於上卿,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安將軍之下。大致上五六品,三國時期各國都不一樣。
劉琮平秭歸、討吳巨、剿洪湖賊其實都算不上什麼大功勞,但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將軍多如牛毛的年代,大部分人是自封某某將軍,然後一一封賞屬下。而劉琮有了這個平南將軍的稱號,今後甚至可以月經管轄荊南諸郡的事宜,實在是荊州之內劉表、蔡瑁之下,實實在在的三號人物了!
劉表以鎮南大將軍之尊,荊州牧的身份表劉琮為平南將軍太稀鬆平常了。也不存在朝廷準不準的問題,如今的朝廷實際上是被曹操一人控制了,為了穩住各地方諸侯,只要他們不稱王稱霸,曹操一般都會準的。因為官職這東西是好東西也是雙刃劍。
一個沒有地盤沒有能力的人自封為大將軍必定會成為笑話,地盤不夠,能力不夠就算自稱皇帝也是笑話,就好比袁術。但劉琮沒這個問題,如今的荊州,要問誰是州牧有人回答不出來,要問誰人氣最高,非劉琮莫屬。
劉琮雖然不需要什麼將軍名號壓制眾將,但如果能夠得到朝廷的冊封,劉琮自然可以往下分封屬下。
同時這也是一個訊號,大公子劉琦至今是閒官。二公子半年前輩任命為南郡太守,如今更是被加封為平南將軍,兩相比較,眾人自有分寸。
兩場比試下來,劉琮不光賺得名聲,還被封為將軍,最重要的是,得了一千五百黃金。這些錢是劉琮覬覦已久的,現在終於沒有旁落!
還有一個令劉琮高興的是,趁著比武大會和詩文大會,對手鬆懈的空檔,黃權已經派人打探到先前在江陵刺殺劉琮的那些人的家屬,並已經成功營救出他們,準備安置在公安。當然黃權走的人不知鬼不覺,對手也暫時無法懷疑到劉琮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