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那位犧牲的副參謀長報仇,八路軍總部那也是下了大決心的。
霍小山他們到了才知道,原來那位副參謀長犧牲時是被身邊唯一的幾名戰士把屍體掩埋起來的以待日軍掃蕩過後再好好安葬。
卻不料日軍後來竟得知了這一訊息,卻是派人把這位將軍的遺體給挖了出來後又拍了照又登上了日軍的報紙,而那位烈士的遺體卻是被拋屍野外!
直到了過幾天才有八路軍士兵在當地百姓的領路下把將軍的屍體收了回來。
雖說中國人與日本人本就是血海深仇,但日軍竟然如此對待我方一高階將領的遺體已是把八路軍官兵上上下下的肺子都氣炸了!
乾淨利索地幹掉日軍那兩支特工隊為將軍報仇的迫切心情也是促成八路軍總部最終同意讓霍小山直屬團加入這次行動的原因之一。
在霍小山他們直屬團的人到來之後,他們和朱剛團以及總部警衛團抽出來的精銳組成了聯合作戰隊集中在一起,平時便根據情報到根據地各地去甄別打擊有可能是日軍特攻隊的隊伍。
雖然說直屬團的人心向八路軍,但這還真是直屬團精銳頭一次深入到八路軍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於是他們對抗日根據地有了最感性的認識。
首先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這裡是真正的全民抗戰。
這裡小到剛懂事的孩子大到還能走路的老人竟然都在為抗戰努力著,八路軍戰士只要一脫下軍裝你根本就搞不清哪個是兵哪個是百姓。
共產黨抓住了中國社會最核心的問題——受壓迫的窮人多,所以我們就是來自於窮人,我們就是你們的子弟兵,你們受苦受難有我們在我們就先扛,這樣的理念與迫切渴望改變受壓迫地位的無產者與農民一結合就爆發出了驚人的“人”的力量。
農民與無產者便如無盡的野草,共產黨便如火種真是到哪哪著,所以儘管第一次國共破裂以來共產黨遭到了國民黨的殘酷打壓最後都被追到陝北的旮旯去了,但全面抗戰一開始,又和農民結合到一起的共產黨的隊伍便又飛速壯大了起來。
只是他們是真窮啊,八路軍也好新四軍也罷也只有少數團級單位才有電臺,旅級以上單位才全部配備電臺,他們下面情報的傳遞更多靠的還是通訊員與交通員以及老百姓。
霍小山當初送給慕容沛的那部電臺也只是在慕容沛手裡轉了轉就上交了。
而霍小山直屬團曾經給新四軍送了一部極其可貴的電臺的事也成為了八路軍把他們視為自己人的原因之一。
其次給霍小山他們印象很深的便是八路軍與日軍的傷亡對比。
別看八路軍裝備差彈藥少但是在打擊日軍的效能比上竟然比國軍還高了不少。
他們一個士兵也就只有五六發子彈,可這五六發子彈在戰鬥中還捨不得一次打光。
打日軍埋伏時不瞄準了不放近了那是堅決不打的,而打了兩三槍之後衝鋒號就響了,所有人便開始衝鋒。
在霍小山他們看來,八路軍戰士的作戰素養還沒有國軍的一些老兵高,但他們用的方法就以多打少,沒有個五六倍日軍的人數那是很少打的。
也極少會主動進攻日軍中隊以上的單位,但架不住八路軍小規模戰鬥特別多,一個團打不掉一個日軍大隊,但打一個小隊還是可以的。
所以這種戰法就導致日軍小股部隊現在已經極少敢單獨行動了,日軍輕易不進根據地,進了那就一次成千上萬兵力的大規模掃蕩。
霍小山他們在到達抗日根據地的第三天就下去了,開始尋找捕捉那兩支日軍特攻隊,但一段時間下來日軍的那兩隻特攻隊便如同泥牛入海銷聲匿跡了起來,這不禁讓霍小山開始思考用什麼辦法把他們釣出來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