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忘了他那槍上有望遠鏡了,鄧文賢想著,他也是頭一回看到狙擊步槍,不過一看那槍與三八大蓋無異的樣式就知道那是霍小山他們從日軍手裡繳獲的,也不知道他們殺了多少個鬼子才弄回來這樣一支槍。
鄧文賢一伸手,他的警衛也忙把望遠鏡遞了過來,於是鄧文賢便也用望遠鏡開始觀望下面日軍那運物資的馬車,當然更主要的是想看看霍小山的槍法。
有了!鄧文賢看到第三輛馬車趕車的竟然是一名日軍士兵。
望遠鏡裡看得很清晰,那名日軍學著中國趕車人的架式揮舞著搶來的鞭子臉上正得意揚揚地笑著。
鄧文賢轉動望遠鏡看到有另外一名日軍正和他並排坐著,原來的趕車的老百姓卻是不知道被他們攆到哪裡去了。
應當打這輛吧,鄧文賢邊想著邊拉回望遠鏡,而這時他身前霍小山的槍便已經“八勾”的一聲響了。
剛挪回望遠鏡的鄧文賢恰巧正看到那名趕車日軍剛才那副另人生厭的嘴臉已經不見了,不,準確地說,不是那副嘴臉不見了,而是他的頭已經不見了,直接變成了一團血霧!
這什麼槍?!拿著望遠鏡的鄧文賢已經被那一槍的威力驚呆了!
而此時趴在他前面的霍小山已是一拉槍栓又是一推,彈殼彈下第二顆子彈已是上膛,須臾間第二槍又響了,這一槍卻是打在後面車上的一箱長條形的木箱子上,這一槍的威力更大,也不知道那箱子裡裝的是什麼易燃易爆物,連山上都聽到了“轟”的一聲,然後那馬車上的財圍的人與物便四分五裂開來!
鄧文賢是聽說過霍小山的直屬營在滕縣救出了三百來名川兵的事的。
不過在他看來,這其中是有水份的。
每有戰鬥結束,國軍在宣稱擊斃日軍數目上那都是隻往多說不往少說的自有誇張之處的。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不說這中間那負責指揮的主官有什麼個人的好處,從鼓舞國人鬥志的角度考慮那也是要多說上一些的。
所以他認為霍小山救了三百多川軍弟兄這種事傳得那麼廣不可能說是沒有原型,但他卻不認為霍小山真如傳聞中的那樣厲害。
中央軍的一個師見日軍勢大都沒敢往前衝,一個小小的後勤連就救出了三百多人來,這個實在是有些懸了。
但今天眼見為實,他相信了,不過在往回撤的路上他卻對霍小山說道“霍營長打鬼子的本事我確實是佩服,不過這事情躬親可不是一個營長理智上的選擇啊”
霍小山聽鄧文賢這麼說則回答道“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長官啊,我之所以往前衝是一個是因為喜歡打鬼子我和鬼子有家仇,另外一個我視直屬營每位士兵真如兄弟,自己打鬼子的經驗比他們豐富些。雖然我未必就做得那麼好,但我確實是這麼想的。”
“我們營長最多的時候一個人用匕首夜戰時自己挑死了三十六個鬼子呢!”這時一直聽他倆說話的小石鎖突然插嘴道。
鄧文賢楞了一下,這回卻是信了。
他又想到了前幾天他們抓回來的一個俘虜說日軍管他們川軍叫牛蠅的事,於是不禁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話卻是把霍小山弄楞了。
鄧文賢說“你霍營長哪是牛蠅根本就是牛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