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他領了旨意,在盛京防洪之事上,可以便宜行事,可關係到皇陵,還是比較敏感。
即便雍正朝沒事,等到乾隆上位,旁人攻訐曹家時,這就是一條小尾巴,誰都能捏一捏。
曹顒拿著摺子,嘆了一口氣,道:“幸好四弟細心,否則我就成了曹家罪人……”說到這裡,欣慰地望著曹項:“四弟能想到防患於未然,絕了旁人攻訐之口,到底是大了……”
一幅我家有子初長成的模樣。
曹項見狀,哭笑不得道:“大哥,我都將三十的人,不是大人,難事是孩子不成?”
話雖如此,他的心裡不無感觸。
對東府幾兄弟來說,這位大堂兄確實當得起“長兄如父”四字。
因京城的聖旨,是允曹顒回京休養的。
所以等初瑜到了數曰後,曹顒一行開始準備動身返京。
曹顒就福陵之事的請罪摺子,已經遞迴京城。沒等到摺子批覆,就等到恒生與張義的信。
恒生在信中說了汗王妃薨,自己遞摺子居喪守制之事;張義則說了曹府的近況,老太太還不知道曹顒生病之事,家中有大姑娘料理家務,太平安好。
“恒生要守制?”初瑜聽了,憂心不已:“怎麼好好的,三格格就沒了……”
她雖與顯王府三格格不太熟,可畢竟年齡相差不多,早年也是見過的。
同天佑相比,她更放心不下恒生。
即便偶爾能過來曹府,到底有所顧忌,多數的時候恒生還是一個人守著個王府。
那邊雖富麗堂皇,到底少了人氣,太過冷清。
初瑜還想著,恒生早點成親,延下血脈,王府就會漸漸熱了起來。
沒想到還差數月就到婚期,又趕上守制,親事又要拖上三年。
曹顒這邊,卻是樂意見他們晚婚。
先前因是聖旨指婚,婚期都是內務府定的,他也說不上話。
可三公主今年才十五,實在小了些。宗室貴女,身嬌生慣養,身子比尋常女子還弱,死在產關的不是一個兩個。
延遲成婚,對兩個孩子沒有壞處。
只是郡王府開始為汗王妃的喪事弔祭的話,那恒生與顯王府的關係就要公之於眾。
恒生年歲在那裡擺著,沒人會說恒生什麼。
八成會將此事歸罪在十六阿哥與曹顒身上,而且大頭還不是曹顒,當是十六阿哥。
早在恒生得了冊封后,十六阿哥就對曹顒提過此事。
對於那些產育了嫡子的顯王府格格,十六阿哥不無愧疚,只是為了女兒,他也只能不厚道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