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疏忽,幸好今兒沒有直接同太妃提及,要不然倒像挑剔太妃考慮不周全。等過幾天先問問太妃的打算,若是沒有其他安排再說。”李氏點頭道:“朱侯府上家教好,要是別想得太多,真是門不錯的親事。”
初瑜笑著聽了,沒有說什麼掃興的話。
怎麼會不想太多?
老太太兒孫爭氣,曹家聖眷正隆,李氏曰子過的順心如意,自不會小心翼翼地思量太多。
李家敗落,老太爺是犯官,兒子一輩仕途斷送,只有幾個孫輩在內務府當差,也都品級不高。
香玉雖是庶出,可被太妃教養幾年,算提高了身份。
與朱侯聯姻,對李家絲毫無益;要是在內務府找個體面人家,多少能幫扶李家一把。
老太太心慈,只想著讓香玉不吃苦,卻忘了婚姻本是兩姓之事。
即便老太太開口,太妃那邊許是會不反對,可李家那邊未必樂意……*孫家,前院正房。
安氏穿著簇新旗裝,旗頭上插戴著好幾朵絨花,看著很是喜慶。
她面帶得意地坐在炕上,一邊吃著熱茶,一邊對曹穎與董氏說著慈寧宮的巍峨。
董氏只是安靜聽著,曹穎卻低下頭,暗自腹誹。
安氏今兒奉召進宮給皇考貴人陳氏請安,難得出去走這一趟,回來就同兒媳炫耀了好一會兒。
卻不想想,慈寧宮在體面,又幹陳貴人何事?陳貴人不過跟著幾個太妃隨居慈寧宮,以她的位份,怕是還得住廂殿、側房。
孫家難得出了這門皇親,上到安氏,下到孫珏、孫班兄弟都恨不得將貴人掛在嘴上。
可孫文成罷官,孫家北遷,陳貴人唯一援手的就是託人將小選入宮的孫三姑娘安排在自己身邊當差。
對於孫家其他人,陳貴人並沒有另眼相待,也沒有費心抬舉。
安氏與孫班依舊不死心,只覺得陳貴人身份所限,有心無力,都美滋滋地想著等二十一阿哥開府就好。
聖祖爺諸子,起封還是貝子。
等二十一阿哥開府,孫家就是二十一阿哥母族,也就有了依靠。
卻不想想,陳貴人畢竟姓陳,又不姓孫,二十一阿哥見也沒見過孫家人,還能奉孫家為母族親長?
就是孫家家主孫文成到了二十一阿哥跟前,只有自稱奴才的,若是擺起母族長輩的譜來,才是昏了頭。
安氏還在洋洋得意地說著在宮裡吃的什麼點心,用的什麼茶,貴人又賜了什麼物件,三姑娘出落得如何體面,云云。
董氏出自內務府世家,耳濡目染下,比曹穎看事情更通透。
不管安氏如何得意,董氏卻多了提防,孫家進京五年,陳貴人第一次召人進宮,絕不會只為敘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