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生她的是誰,養她的卻是高太君,是李家人。
她,是李家的女兒,曹家的媳婦。
什麼金枝玉葉,龍子鳳女,都一邊去。
李氏只覺得醍醐灌頂一般,長吁了口氣,道:“娘,往後女兒定好好孝順娘,回報孃親的養育之恩。”
高太君搖搖頭,道:“都是自家骨肉,說什麼回報不回報的?顒哥兒與二丫頭、三丫頭都是孝順的,你是有兒女福的,我倒是不擔心你。就是你哥哥那邊,這些年胡鬧的厲害,白得叫人擔心。我曉得,顒哥兒不愛親近他舅舅家。但是正如老婆子早年對你說的,咱們娘倆欠你伯孃家太多。兩代撫育之恩,若不是你伯孃容留,我一個寡婦人家,如何能太太平平地將你拉扯大?這輩子老婆子誰也不虧欠,就虧欠了你伯孃。往後,能幫襯就幫襯吧,到底是骨肉至親。”
李氏點點頭,道:“母親放心。顒兒只是不愛交際熱鬧,並不是冷清之人,該幫襯的,他不會不管的。”
說了這些話,高太君心裡也暢快許多。
見李氏精神頭看著好心,她勸道:“你要想開些,別讓走了的人不安生,且顧惜活著的人吧。你這病再不好起來,孩子們就要倒下了。顒哥兒打外地回來,一曰沒歇;孫媳婦也帶著身子,要是有閃失了,可沒地方哭去!”
李氏點點頭,高太君又陪著她說了會兒閒話,直到看著她用了藥,才讓她安置,自己拄著柺杖,回芍院了。
待她走了,李氏掙扎著坐起身子,叫人去請梧桐苑請兒子過來。
曹顒此時,正給初瑜揉小腿肚子。
這兩曰,許是侍病累著的緣故,她的小腿肚子老抽筋。
“母親那邊,還是我照看。你不能再病下了,那樣家裡就亂了套。”曹顒說道。
“心病還得心藥醫,婆婆那邊,還得額駙小心勸解,總要婆婆想開了才行。”初瑜道。
曹顒揉了揉額頭,道:“都是我不好,不該直接下猛藥,當徐徐圖之才對。”
夫妻兩人正說這話,聽到蘭院的丫頭過來請曹顒。
曹顒就站起身來,吩咐樂春接著給初瑜揉,又對初瑜道:“叫廚房熬些大骨頭湯,你每頓飯用上一碗,這是治腿抽筋的民間小偏方。”
其實,這是補鈣的方子。曹顒記得上輩子聽說提過,缺鈣的話,也容易腿抽筋。
初瑜自是信丈夫的,立時吩咐樂夏去廚房傳話。
曹顒到蘭院時,這邊一片寂靜。
李氏坐在炕上,倚著炕櫃,看著炕桌上的幾個檀木匣子發呆,不知想些什麼。
曹顒瞅那幾個匣子卻覺得眼熟,那正是裝慧妃“嫁妝”冊子的匣子。
才半個時辰不見,李氏就有些不一樣了,原本籠罩在她身上的哀傷淡化許多,她的神情也平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