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有聲書> 第一千四百章 將行 (附新書公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章 將行 (附新書公告) (5 / 6)

曹顒還不知道,他這兩個月的舉動,尚未引起宮裡那位注意,就先嚇到家裡老人。

“兒子,你跟我實話實說,你到底是為了什麼?可是與媳婦有什麼口角,還是衙署裡有糟心的地方?”屋子裡只剩下母子二人,李氏滿臉滿眼的擔憂道。

曹顒聞言一愣,神色有些恍然:“母親說的是?”

李氏見他不言語,皺眉道:“別想要糊弄我,我還沒有老糊塗。好好的,你為何茹素?又住到小書房去?”

曹顒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幾分鄭重。

兒女們那邊,或許得半遮半掩,省的他們年輕有什麼露了話鋒的地方招惹禍端。

李氏這邊,他從開始便沒有打算隱瞞。

畢竟李氏年將花甲,哪裡受得了大喜大悲。若是不對老人家說妥當,要是真因曹顒隱退之故有個萬一,那曹顒就成了不孝之人,自己也原諒不了自己。

他坐在炕邊,長吁了口氣,緘默半晌,方幽幽說道:“母親,兒子進京二十載……委實累了……”

李氏聽了,不由驚慌,拉著曹顒的胳膊,心疼道:“可是又有什麼不舒坦,這幾年你身子一直不怎麼利索,本該多歇歇的……”

曹顒搖搖頭,輕聲道:“身上無恙,兒子是心累了……這半輩子,兒子顧不得想別的,就是想著曹家,想著兒女……官場兇險,勾心鬥角,稍有不察,就要粉身碎骨……兒子實在是乏了……”

這一番話,要是對天佑、天慧等小輩聽了,他們未必能感同身受,李氏卻是經歷過風雨的。

聽了這話,她心裡也跟著打顫,眼淚已經流下,哽咽著道:“連十三爺曰子都艱難,死了兒子,都不敢大肆發喪,何況咱們做奴才的……是不是宮裡有什麼不對?這輩子榮華富貴我都經了,如今什麼都不盼,只要你們平平安安的,吃糠咽菜我也情願……”

曹顒忙道:“哪裡到這個地步,母親不必擔心,兒子可是最惜命的……曹家如今已經勢成,即便在八旗中排不到前面,也無人敢小覷……越是顯位,越是容易遭人嫉恨,兒子只是厭了,寧願做個田舍翁,也不願意在勾心鬥角……”

李氏擦了淚,道:“你想要從朝廷退下來,想要什麼法子不行,怎麼還借佛生事?就是舍了我這條老命,讓你回家丁憂,我也不會許你遁入空門!”

母愛似海深。

李氏神容堅定,沒有半點說笑之意。

曹顒的心裡沉甸甸,眼圈滾燙。

這個世上,最愛他的,不是妻子兒女,而是生身父母。

他壓低了音量,道:“旁人與孩子們跟前,總要瞞的,兒子卻不能騙母親。兒子即便再不願做官,也不會真的去做和尚……不過是給宮裡那位看的,許是多少還要鬧一場,本打算等天慧住完對月再同母親說……兒子少時就有個心願,想要看遍四方山水,只是家族重責,入了官場,始終抽不出身來……偏生咱們這一支,在京中住了多年,同原籍早已分譜,兒子即便想要‘病退’,也只能在京城養老,皇上眼皮底下,曰子想想也憋悶……如今家族責任已了,兒子想要順著自己的心願活幾年,打了遁世禮佛之名,兒子便有藉口出京,趁著身強力壯,遍訪名川大山,過幾年走不動了,就回京養老,豈不兩全?”

李氏本以為兒子是歷經仕途變化,加上因十三爺近況不佳才“心灰意冷”,哪裡能想到他另有打算。

看著兒子滿眼放光,李氏不由有些訝然:“在家千曰好,出門一時難,外頭有什麼好的?你又不是沒出過門?”

曹顒搬著手指頭,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六處,外加五臺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四大菩薩道場,聞名天下的就十地,還有其他各種人傑地靈之處……兒子真的想要去看看。若是再在官場熬下去,即便夾著尾巴,小心翼翼過曰子,等到平安退下來,也沒有了出京的精力……兒子本不是心有大志之人,早年所期盼的也不過是富貴閒人的曰子,不過因長子長孫的緣故,有不得不擔的責任,才勉強熬了這些年……”

說到這裡,他臉上露出幾分輕鬆來:“如今天佑娶了媳婦,兒子終於能歇歇了……”

見曹顒臉上無怨無悲,只有深深的期盼,李氏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是啊,整整二十年。

自康熙四十八年進京,至今整整二十年。

他說,他累了。

能不累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