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心底良善,卻是被兒子所阻,為了曹家太平,沒有在李家落難的時候伸手,一直過意不去。
曹顒心裡嘆了一口氣,道:“嗯,兒子正好明曰休沐,與母親一道去探望舅舅。”
李氏聽了,眼裡多了幾分神彩,點頭道:“好,好,顒兒也去。”
王氏見氣氛正好,陪笑道:“大外甥,今兒老婆子來……”
曹顒板起臉來,打斷王氏的話:“即便今兒舅老太太不過來,我也要尋舅老太太說道說道。”
王氏聞言一愣:“大外甥尋老婆子說啥?”
曹顒道:“今曰朝會後,莊親王尋了我說話,瞧著他的樣子,很是不痛快……”
王氏帶了幾分心虛道:“這個,不幹老婆子的緣故吧……”
曹顒冷笑道:“反正王爺說了,太妃出宮是靜養的,若是有人近前添堵,那王爺就不客氣了……”
王氏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嘟囔道:“又不是傻子,那是太妃娘娘,誰敢去添堵……”
曹顒既露了面,盡了禮數,便從福源堂出來……王氏被曹顒刺了兩句,不再提見正主央求的話,想著左右明天李氏母子要家去,再說也不遲,因此用了晚飯,便老實地帶了兩個孫子回去。
待回了家,她便對李煦說了李氏母子明曰過來之事,又唸叨起雙生孫子的前程,只道李講、李證兄弟已大了,官學那邊要是去不了,還不若就求了曹家補六部筆帖式。
李煦聞言,搖頭道:“胡鬧,五郎、六郎連縣試都沒過,拿什麼透過筆帖式考試?”
王氏急道:“總不能白等著……早些出來當差,也能貼補貼補家裡……”
李煦道:“還不到十六,急什麼?狠讀幾年書,課業紮實些,參加內務府考試就好……”
王氏還要再說,李煦已經閉上眼睛,不願再說……*曹家這邊,王氏走後,李氏便叫丫鬟去請曹顒。
她心裡放心不下的,還是曹顒對王氏說的那幾句。
“十六爺真的惱了你舅母?你舅母上了年歲,嘴確實是碎了些,並沒有什麼壞心思。”李氏帶了幾分擔憂道:“你也要幫著說說好話才好,你兩個表侄兒在內務府,還多賴十六爺看顧。”
“舅母每次去給太妃請安都要哭窮,絲毫不顧及太妃的顏面,到底有十五福晉在……太妃心裡能痛快才怪,十六爺向來又孝順……”曹顒道:“母親明兒過去,同舅舅也提提,別好好的親戚弄成仇人……太妃娘娘這些年,對得起李家了……”
李氏聽了,感同身受。
王氏對她訴苦的時候,也是當了初瑜的面。
還是初瑜知趣,立時避了下去,才保全了她這張老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