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顒與初瑜自是應允,曹顒又提及魏家眾人。魏文傑要下場,桂姨娘帶著文志與文薔母子三人頭一回在京過中秋,接過來過節也好。
李氏喜桂姨娘忠義柔順,對魏家幾個小的,也真心喜歡,自是樂意接人。
除了外客,再加上兩府眾人,也能擺幾桌席面,也能熱鬧幾分。
同兒子說完話,李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芍院,好跟高太君唸叨唸叨,省得老人家牽掛香玉與五兒。要知道,除了香玉,五兒也是她老人家小時候照看過的。只是當時五兒剛落地,還在襁褓之中,並不記得此事。
曹顒與初瑜夫妻兩個,則是回了梧桐苑。
“五兒可是有什麼不妥?”曹顒皺眉問道。
要說五兒的相貌,在曹家老一輩姊妹中,都是出挑的。加上她聰敏,慣會看人臉色,行事溫柔綿和。要是這樣的五兒還在阿哥所立足不穩,那隻能說弘曆那小子太挑剔了。
這年頭宮裡的女子,與宮外的孃家是休慼相關的。
要是弘曆待五兒不堪,那也是打曹家的臉。
“五妹妹,許是吃虧就吃虧在年紀小。太妃娘娘倒是沒說什麼,只是聽說四阿哥身邊有個得寵宮人……不過四阿哥也曉得分寸,阿哥所事務現下都使五妹妹帶人料理。五妹妹是個懂事的,凡事不敢自專,都按照成例。有什麼不懂的,就請示了熹妃娘娘與裕嬪娘娘,從不肯多行一步。”初瑜說道。
旁人不知道,曹顒卻是曉得。乾小四就是個播種機,風流好色是歷史上出了名的。
五兒若是想要以色侍人,總有芳華逝去之時。乾隆可是活到八十八,五兒就算高壽,也不可能榮寵依舊。後宮嬪妃,到了五十歲,就要撤綠頭牌,沒有再侍寢的資格。
現下她的選擇,倒是穩妥之舉。將四阿哥的生母、養母都孝順到了,外頭還有孃家可以撐腰,即便無寵,卻也能在宮裡立足。
“到底名不正,言不順。哪怕是側福晉,也比現下這不上不下的格格封號強。”曹顒曉得這“格格”比不得宮女高几分,不用等弘曆大婚,只要再指了側福晉,五兒就要退避三舍。
旗人是多妻制,這側福晉也是要上玉牒祭告祖宗的。宗室王公府邸,嫡福晉榮養,側福晉當家理事的,並不少見。
初瑜笑道:“爺急什麼?現下離四阿哥開府的曰子還早,等五妹妹往後添了小阿哥,說不定就能抬側福晉。”
曹顒沒有接話,想著這兩曰皇上點了不少學政,其中也包括河南,如此一來,曹項年前便能交接差事回京。
等到曹頌兄弟仕途通達,不用五兒生小阿哥,弘曆也不會虧待五兒。
身為曹家男兒,真是不容懈怠,這不僅干係家族榮光,還包括曹家女兒的命運。
現下的五兒如此,將來天慧、弄潮她們姊妹也是如此……*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