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抬到滿洲八旗,這些襲佐領的分量就今非昔比,在八旗中就了領兵權與參贊旗務的權利。
曹家雖在入關前就入了旗,但畢竟是漢人。這份恩典,就顯得格外不一般。
在八旗中,能得到這樣恩典的漢人,一個巴掌數的過來。曹家不是後族。沒有軍功,這樣的恩典,只能說“曠世天恩”
康熙興致勃勃。曹頗真是膽戰心驚。
就算要施恩。也當慢慢來,這接二連三的,真是怕人。
想都不用想。等訊息傳回京城,這曹家又耍成為權貴茶餘飯後的談
十六阿哥見康熙臉上的“慈愛”都想翻白眼了。
還想怎麼著?就差要昭告天下,曹家伯太夫人身份尊貴,是正宗的金枝玉葉。
他就不想想。數十年不聞不問,這一朝加恩。難道他還等著女兒“感恩戴德”地磕頭謝恩?
別說現下曹頤還糊塗著。李氏更是不會知曉內情;就算李氏曉得了,他怎麼解釋這突如其來的“父女情分”?
外人可以猜測君心。探究一二;也可以以訛傳訛。當成閒話。這局中人,該是什麼滋味?
只要沒有明文天下的公主冊封旨意,李氏固然是天家血脈,也是“私生女”身份。
就算金銀財務給了,太監派了,李氏的身份,也還是曹府的伯太夫人。
見了內廷女眷。貴人以上,她都要行禮;見了外頭的誥命,就是國公府的側夫人,她也要屈居人後。
厚愛越多。只能讓她身份更尷尬。
之前羨慕這位姐姐得皇父青睞,現下十六阿哥想通透,只能跟著嘆
怪不得曹頤自打昨日開始,眼神就晦暗難明,絲毫不見欣喜。
這般“加恩”固然能圓了皇上的慈父心,卻是擾亂了曹府的平
京城,國公府,內院上房。
李氏拉著曹頤的手,臉上滿是歡喜,長吁了口氣,道:“佛祖保結。總算是好訊息。壽哥兒已經七歲,是該添個小兄弟了。”
曹頤臉上也盡是溫柔。輕撫了小腹。道:“曉得母親惦記,才得了訊息,就使人跟母親報喜。原想著再等一個月,扎胎穩了,就回去看母親。倒是勞煩母親來看女兒。都是女兒不孝。”
李氏拍了拍她的手,道:“我的兒,你還是好好養著,我還沒到老的邁不動步兒。這一胎親家太太盼了好幾年,如今終於懷上,也不枉老太太吃齋唸佛求了這許久。”
曹頤點點頭:“是啊,婆婆雖沒說,可我們爺獨子過繼。固然是皇上恩典,但是總要有子孫承繼公公香火。”
有句話她沒有對李氏說。那就是這一胎要不是兒子,那她就要主動為丈夫納兩房良妾繁衍子嗣。
不是為了昭顯賢良,只為了報答婆婆十幾年視如己出的慈愛。
婆婆上了歲數,總不能讓老太太見不了孫子就閉眼。
雖說按骨肉說,壽哥也是老太太的嫡孫,但是這過繼到國公府,就是國公府的小少爺,不是老太太的承繼孫
李氏哪裡想到女兒中想這些,笑著說道:“上回你同你嫂子就趕到一塊兒。這會兒又趕到一塊兒,你們姑嫂兩個倒是有緣。咱們家真是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