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十六阿哥還惦記聖駕回京,就會對“菸草”之事有所定奪。只是如今太后病重,皇父也龍體欠安,似乎不是說這個的時機。
沒想到,這次康熙傳召他,正為了此事。
待幾位阿哥進來,跪拜請安後,康熙拿起一個摺子,對十六阿哥道:“胤祿,這個菸草摺子,朕已看了。想法不錯,堵不如疏,也能為國家增加賦稅。只是百姓眼光淺薄,若是見了菸草之利,說不定就要減少耕地。這其中若是出了差池,使得菸草搶佔耕地,就是禍國之舉。”
對於這點,十六阿哥與曹顒早已商議出對策,上前一步回道:“皇阿瑪,兒臣也擔心過這點,所以這相關規矩才應當制定的嚴密些,將菸草用地,與地方上已經登記造冊的良田區分開來,防患於未然。”
康熙聞言,點了點頭,道:“你向來喜好樂理與術數,對於商賈之行是外行。曹顒那邊,雖點子多,也是另有職責,未必能盡心此事。依朕看,還要另外尋個妥當人,細細籌劃此事方好。”
十六阿哥聽了,正是合心意。
這菸草的差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這其中的瑣碎之處甚多,要是想達全功,真得三、五年的經營不可。
“皇阿瑪聖明,兒臣也曉得自己個兒不足,擔當不了此事。皇阿瑪最是慧眼識人,還請皇阿瑪指個人手才好。”十六阿哥躬身回道。
聽著這父子對答,與十六阿哥同跪在地的九阿哥與十二阿哥心中滋味兒不同。
九阿哥聽到曹顒的名字,只覺得刺耳得很,卻也生出幾分好奇。曹顒這些年的折騰,多同銀子相關。只是這菸草有什麼可拿到御前說的?那個東西價格低廉,利潤薄,九阿哥都不稀罕沾手。
十二阿哥這邊,則是充滿羨慕。
自打他舅舅九門提督託合齊問罪,他就閒賦。雖說他不是“汰漬檔”,不是“八爺黨”,但是卻跟個隱形人似的,被皇父與兄弟們疏忽。
“這個人選,朕想好了,就九阿哥吧。”康熙的聲音不大,卻鎮得十六阿哥與九阿哥心肝亂顫。
九阿哥與十六阿哥都抬起頭來,兩人皆是震驚不已。
就算這“菸草”大計看著像是能賺錢的樣子,也不用指個皇子來負責此事吧?
“除了河南府,山東與山西丘陵山地也多。不用同時種植,不過可以每省選一州府試行此事。”康熙說到這裡,看了九阿哥幾眼,道:“朕之前說過你幾遭,你卻仍是不自重,只愛行商賈之事,愛黃白之物。好好的皇子阿哥,弄得跟沒見過世面的鄉下老財主似的,不成體統。現下,朕給你尋了差事,你就要用心。許你盡力行事,卻不許你生貪婪之心。做的好的,朕自有賞賜;做的不好,小心朕將你的家財收歸國庫,充做軍資!”
九阿哥聽著前面,還覺得生出幾分趣味,頗為興奮;聽到最後,曉得這不是撈錢的差事,是要出苦力的,忙道:“皇阿瑪,兒臣頑劣,不當大用,不敢誤了皇阿瑪差事,皇阿瑪還請另擇賢能,省得兒臣庸碌,成了大清罪人。”
“君無戲言。你這幾年也閒散得夠了,不為朝廷出力,隨京城商賈為伍,成何體統!”康熙的聲音,帶了毋庸置疑的決斷。
九阿哥見“君無戲言”都出來了,曉得此事已經成定局,只能俯身領命。
十六阿哥在旁,真是詫異不已,不明白皇父此舉何意。
按照他與曹顒的想法,就算這件差事明面上選個司官負責,實際上還是要由十六阿哥主抓,不假他人之手。省得這“菸草”大計尚未獲利,就成為貪官汙吏斂財手段,成了勞民之舉。
十六阿哥雖對商賈之事不在行,但是由世代商賈出身的韓江氏安排細節,也能做到事事心中有數。誰會想到,皇父會生出別的主意,將差事直接給了九阿哥。
康熙見九阿哥領命,轉向十二阿哥,道:“內務府的差事曰益繁重,從即曰起,十二阿哥到內務府當差。”
幾位阿哥聞言,都是心中一稟。
皇子阿哥到內務府當差,都是兼領總管內務府總理大臣一職。內務府的規矩,都是固定的,能有什麼“曰益繁重”?
不外乎,國喪。
*戶部,衙門外。
曹顒翻身上馬,只覺得臉上涼絲絲的,天上已經飄起了雪花。他抬起頭,看了看晦暗的天色。早曰下雪也好,也能早些天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