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個之外,六科給事中是京城唯一有資格同堂官們參加御前會議的司官,有舉薦官員與彈劾、審理罪官的權利。甚至,還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
就算是聖旨,只要六科給事中認為有不妥當之處,就可以封還,不予執行。
雖說沒有內閣學士的風光,但是六科給事中才是天子真正的輔臣。沒有丞相之名,卻行丞相之事。私下裡,六科給事中又被稱為“副相”。
被提拔到這個位置的官員,多是皇帝器重信任的臣子,端得是前途不可限量。
雖說還是受了皇帝的算計,不得不去戶部做牛做馬,但是這個給事中的職位,也算是合曹顒的心意。
說起來也是好笑,他出仕不足十年,由武官轉文官,由京官轉外官,又由外臣轉內臣,如今又轉到言官任上。
說他是倖進吧,八年的功夫才從五品到四品。要是在皇帝身邊當差,八年的功夫,一個一等侍衛也能到手了。
若說他不是倖進,好像一直在被提撥,升職。
不管是滿意,還是不滿,這遞摺子謝恩的事兒,卻是不能省的。
暢春園,清溪書屋。
曹顒在聖駕回京後第一次見到康熙,除夕那曰宮裡雖有賜筵,但是曹顒正獲罪被貶,卻沒有資格去了。即便他還掛著侍衛的銜,侍衛處也沒有通知他赴宴。
曹顒樂得與家人團聚,但是康熙顯然並不這麼看。
他望著地上跪著的曹顒,沉聲道:“朕貶了你的官,你可生怨尤?”
“臣不敢,是臣當差不力,讓皇上失望了。”曹顒見了康熙這番膩歪,心裡已經忍不住想要問候問候康熙的長輩,但是面上仍是老實恭順地回道。
“朕是想護你周全。”康熙的下一句話,卻是帶了幾分真情實意:“少年顯位,未嘗是福氣。”
這些,曹顒心裡有數。
但是他向來是“憨厚”人,就沒必要那麼伶俐了。要不然,一頂“揣測聖心”的帽子下來,他也吃不了丟著走。
他是既帶著幾分感激、又夾著幾分“糊塗”地看了康熙一眼。
康熙被他看得心中一暖,面上越發慈愛,張開嘴剛想好好說給他聽,又放不下帝王的架子,“咳”了一聲,道:“有什麼不清楚的,回去好好問問你父親,往後用心在戶部當差,朕自不會虧了你……”
說是這般說,可是那追命似的催銀子,也讓人受不了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