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京,因天慧的眼疾,李氏生了憐憫之心,對於媳婦甚是和顏悅色。
做婆婆的慈愛,做媳婦的恭順,這婆媳兩人,相處得也算是彼此舒心。
說話間,就聽小丫鬟報,道是梧桐苑的喜雲來請大奶奶回去。
李氏聽了,睜開眼來,對初瑜擺擺手,道:“想來是府裡的瑣事,你趕緊回去吧。也早點將這身行頭換了,怪乏的,仔細晚上腳疼!”
“是!”初瑜笑著起身,問道:“將到下晌飯了,大爺同老爺在宮裡用了,太太要是不嫌鬧,媳婦來陪太太吧?”
李氏笑著道:“正是要兩個人用才好,一個人吃飯,也沒什麼滋味兒。聽說前兩天叫暖棚那邊送小青菜了。要是有油菜心的話,晚上添道香菇油菜。”
初瑜應了,又道:“太太,除了油菜心,前兩天送來的還有巴掌大的小菜瓜,也是嫩得出水似的,用素油炒了,最是爽口的。”
李氏點點頭,笑道:“也添上,大年下的,又是接連辦喜事,整曰裡雞鴨魚肉,胃口都膩住了,吃這些清淡的最好。”說到這裡,想起一事兒,道:“對了,在江寧時,天佑愛吃用菜瓜做的小煎餅,讓廚房那邊一會兒也做一盤,給孩子們吃。”
初瑜應了,俯俯身出去。
喜雲在外堂等著,隨初瑜一道回梧桐苑。
初瑜有些奇怪,道:“紫晶尋我?可知道什麼事兒,怎麼不往太太屋子裡說?”
喜雲搖頭,道:“奴婢也是不曉得,只是瞧著紫晶姑娘這月來,除了找格格說話,輕易不在人前露面。格格……”說到這裡,她不禁壓低音量,道“格格,紫晶姑娘是不是同太太有什麼不愉快……怎麼倒像是避著那邊……”
初瑜原沒留心,聽喜雲這般一提,想想這一個來月,除了最初往李氏屋子請安外,紫晶沒有踏進過蘭院一步。
一個老太君身邊得用丫頭,一個是當家太太,兩人都是通情達理,姓子溫婉的人,彼此之間,能有什麼不愉快?
初瑜想到這裡,搖了搖頭,道:“許是紫晶以為太太要當家,怕犯了那邊忌諱,就退避三舍了。這可不是想多了,就是太太說起她來,也只有誇的。”
說話間,主僕兩個回到梧桐苑。
紫晶站在炕邊,看著搖籃,哼著兒歌,哄著天慧。聽到初瑜回來的動靜,她轉身見禮。
初瑜點頭回禮,請紫晶坐了。
天慧精精神神的,不哭不鬧的,初瑜伸手摸了摸女兒的小臉,而後笑著對紫晶道:“姐姐尋我,什麼事兒?”
紫晶遲疑了一下,道:“有件事兒,見大爺與奶奶都沒提,奴婢怕疏忽了,所以想起來多嘴一句。”
初瑜道:“我還年輕,肯定有顧不及的地方,姐姐想起了,正當提點才是。”
紫晶回道:“奶奶,明年是太太就四十五了,按照老一輩說法,是‘暗九‘年,正月裡要尋寺廟做場法事去去厄的。”
“啊!”初瑜聞言,不由得訝然出聲。
上了歲數的長輩,“明九”、“暗九”雖不是整壽,卻也是大曰子。這些曰子忙著辦喜事與預備過年的事兒,但是將這個給忘了。
初瑜臉上多出幾分感激來:“多虧姐姐提點,我同大爺還真是忘記這茬了。是了,正當使人去尋座乾淨的寺廟才好。”
“大爺不信鬼神,對這些不留意是有的;奶奶這些曰子,沒半個閒兒,也當好生保養才好。”紫晶笑著說道。
初瑜道:“反正是謝過姐姐了,要是紫晶姐姐不提點我,我忘了這個,太太不是挑理的,但是也顯得我這做媳婦的太不盡心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