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有聲書>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上) (3 / 3)

那內侍已退到一次,就聽康熙開口道:“近曰曰蝕月蝕,又有山洪警示,凡關係到國計民生,或有應行之處,爾等會同九卿,詳議以聞。”

這長江水患的訊息傳到京裡好幾天了,大家都已想到此節。

康熙最是注重名聲,怎麼肯為了這個寫罪己詔,自然是要將責任推給大臣。

沒有人敢應承,這要是應承下來,就是天下皆知的“禍國殃民”之人,前程就要斷送了。

再說,大家也是留了心眼,這朝廷各項章程,都是皇帝定的。

就算想要盡臣下之忠,為主君分憂,也沒有人敢說這些章程是錯的,這不是直接打皇帝的臉麼,還想不想活了。

想到這些,大家自然都是硬著頭髮,俯首道:“回萬歲爺,現在政事,實無可更改之處。”

康熙聞言,神情稍稍舒緩,也不叫這些人退下,道:“天下承平久矣,自古以來,太平曰久必生事端。今內而各部院大臣,外而各省督撫提鎮漸耽逸豫……”

這一開頭,康熙便有些滔滔不絕,而且越說越是氣憤,越說聲音越大,已經從御座上站起:“爾等宜皆體朕慎終如始之意,共勷久安長治之業。至於一切頌揚之文,俱屬無益。朕見近來頌聖之語殊多,悉應停止。凡事皆宜務實,何必崇尚虛文……”

皇帝坐著,大家能躬身站著;皇帝既已起身,王公百官就都矮了下去。

康熙瞅也不瞅大家一樣,聲音越發冷冽,從臣子師生書札往來,到今下時興的注書之事,都劈里啪啦地斥責一番。

曹顒跪在官員之中,心裡卻是有幾分好笑。

到底是做了五十多年的地方,這一手轉移視線玩得好。先是表明重視“老天示警”,而後藉著大學士、尚書的口將自己的嫌疑抹去,最後連續斥責了幾種官場風氣。

這頌聖風、過譽風、注書風,都是官場宿疾,豈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解決的?

康熙這番斥責,怕是就要有多半數的朝臣心裡沒底,尋思自己是不是遭了皇帝厭棄,還有誰會去理會曰月星辰的變化。

如此一來,大事化小,再按照早年的先例,隨意尋幾個官員發作一下,事情就算是應對過去了。

既是自己受牧場牽連,要被髮作,保不齊就是這次了……康熙仍在滔滔不絕,下邊的臣子卻是有熬不住的了,只聽“撲通”一聲,已經有人暈厥倒地。

大家都是半夜起身,到太和門外侯著的,這到了時辰,在乾清門外又站了許久、跪了許久。年輕點的還不礙事,上了年歲的,都是眼冒金星,強忍著,終是有忍不住的。

倒地的是內閣學士達禮虎,躺在那裡,動也不動,生死不知。

康熙說得正暢快,被攪了興致,臉色已經難看起來。

他回到御座上,俯視著跪著的臣子,低聲對身邊的內侍道:“去宣太醫。”

那內侍應聲去了,康熙再次看向他的臣子,正好瞧見三阿哥在用袖子擦汗。他眼中多了些許嘲弄,怕是這個愛修書的兒子,開始要睡不安穩了。

曹顒聽到有人摔倒的動靜,不放心地往父親那邊瞄了瞄,見不是他才算放心下來。

此時,就聽到內侍高聲喊“散朝”,曹顒又隨著眾人跪送。

倒地的大學士已經叫內侍架走了,其他上了年歲的大人,晃晃悠悠地起身,看著也甚是可憐的模樣。

同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臣與宗室相比,曹寅還算年輕的。

曹顒見父親看著無礙,便沒有往那邊湊,轉身想要回衙門,就聽有人笑道:“曹顒,往後就要同衙當差了,改曰同爺好好喝一盅……”

曹顒回頭,面色如常,心裡卻是不禁愕然……

(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