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明的反應不出江輝的意料。
大家都是外匯優先,售價都是可以談的。
“鄭廠,新款BJ212現在劃撥的價格最低也要去到三萬一,計劃外的車型最高的售價甚至有去到六七萬的。”
“我覺得這一次跟美利堅的合作,完全可以參照計劃外的最高銷售價格,按照官方匯率折算為美元之後來進行銷售。”
“五萬美元左右一輛的價格,雖然是有點高,但是作為第一單合作的生意,我覺得美利堅人還是有可能接受的。”
江輝這麼一說,鄭海明愣住了。
五萬美元一輛的價格?
他原本覺得只要有5000美元以上的價格,就算是可以接受了。
沒想到江輝居然那麼狠!
“這個價格,就算是在美利堅那邊都能買到比BJ212的效能要更好的車了吧?”
鄭海明對國際汽車市場的情況,多多少少也是瞭解一些的。
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一機部那邊在組織“三汽”的各種談判,從國外搞了不少的資料回來翻譯。
這些資料,有一部分也是下發給了相關的工廠,鄭海明也是有看過一些的。
“確實如此,但是從美利堅那邊採購一輛汽車,要最終運輸到阿國那邊,中間的各種成本可就非常誇張了,最關鍵的是週期也是很漫長,沒有辦法達到快速的打擊北極熊的目的。”
“而我們五萬美元一輛的價格,是會負責把BJ212運輸到阿國的邊境附近的,單單是這一條,對美利堅來說就非常的有吸引力。”
“再說了,我們也這也算是拋磚引玉,為雙方的合作打一個基礎。”
“今後其他工廠再跟美利堅合作的話,也有了一個參考物件,不至於把價格定的太低,到時候損害了我們華夏的利益,美利堅那邊也不會領情。”
江輝這麼一解釋,鄭海明覺得也挺有道理。
反正試一試也沒有壞處。
在一些新事物上面,江輝的眼光明顯是要比自己好一些。
這個事情本身就是江輝提出來的,既然如此,那就乾脆按照他說的方法來往下走了。
“行,就按照你說的這個價格去推進,到時候我親自去跟周領導解釋。”
想通了之後,鄭海明就沒有那麼糾結了。
很快的,他就跟江輝一起去了一機部。
在跟周建和秦浩那邊溝通的時候,最終肯定是說服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