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侍郎,恕難從命,太子受到驚訝,現在不想見任何人。”那名親勳翊衛早得到授命,毫不猶豫地拒絕。
這時李峴走過來,馬上說:“華將軍呢,就說李峴到了,有事跟華將軍商議。”
華將軍就是華明軒,親勳翊衛中郎將,負責太子府的安全,有事得找他。
京兆尹親自來了,那名親勳翊衛不敢怠慢,應了一聲,馬上讓人去找。
很快,一身戍裝的華明軒大腳趕過來,看到的李峴,拱拱手道:“李兆尹來得正是時候,有勞了。”
“職責所在”李峴說完,介紹身邊的二個人說:“刑部的朱侍郎和潘侍郎,剛才與某商討案情,趕巧了,聽到太子府有動靜,一起來看看有什麼能幫忙的。”
華明軒又拱手行禮,對二人的到來表示感謝。
一番禮儀後,李峴迫不及待地問道:“華將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太子沒事吧?”
雖說前面有手下打探訊息,也不知當中有幾分真,幾分假,華明軒是負責太子府安全的人,他的訊息肯定是最可靠的。
“不幸中的萬幸”華明軒心有餘悸地說:“太子本打算乘車出府,因一點小事,因為一點小事耽誤了片刻,當時馬車被炸燬時太子距離馬車不足十丈遠,要不是耽誤那一點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太子要是準時乘車,或提前小半刻鐘坐上馬車,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那時太子的生死不好說,出了事,太子府有很多人要人頭落地。
一行人邊走邊說,華明軒說完時,正好走到出事處。
李峴知道太子府出事,本來做好了心理準備,可親眼目睹現場後,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太慘烈了,太子專屬的那輛豪華馬車被炸得四分五裂,方圓十丈以來有很多碎肉和血跡,一名親勳翊衛四腳朝天地躺在地上,雙眼睜得老大,雙手握住插在頸間一根木刺,明顯是死不瞑目,最驚悚是地上的兩匹馬,一匹的馬頭被炸飛馬身一丈多遠,馬身插了十多塊碎木塊,還有很多細小的血孔,而另一匹被炸斷兩條馬腿,偏偏還沒死,在苟延殘喘。
一看現場,李峴就知與與天雷無關,天雷不是這個後果,再說護在太子左右的華明軒親眼看到馬車被炸開。
華明軒沒有誇張,就現場來說,要是太子在馬車上,肯定凶多吉少,幸好太子耽擱了一會。
就這一會,不知讓多少保住了顱上的人頭。
李峴只是稍稍放鬆了一點點,整個人很快又嚴肅起來:從現場來看,這起謀殺明顯是針對太子,在太子府對太子欲行不軌,距離成功僅僅差了一小步,就算太子僥倖逃脫,對大唐官場來說,無疑是一聲驚雷。
到底是什麼人,竟敢公然行刺太子?
敵國?仇人?還是關乎到皇位的爭奪?不管是哪一種,對李峴來說都不是好事。
凡是與大唐皇室扯上關係的,哪一件又是小事?辦得好,不見得有賞,要是處理不好,絕對眾矢之的,關乎皇親貴族的事,查起來阻力大、顧忌多,要是無意中查出秘聞一類,吃力不討好還算了,說不定還會遭到滅口。
潘子壽和朱元芳相互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是一片凝重。
太子身份很敏感,火器又是朝廷的重點保密的違禁品,火器的開發者,正是火器署的主事人鄭鵬,除此之外,鄭鵬明裡還有三個身份:雲麾將軍、冠軍候兼軍器監卿,而暗地裡的身份有皇上跟前紅人、高力士的合作伙伴、博陵崔氏的女婿、名士酒坊和三寶號幕後東家等等。
都是惹不起的人。
回過神,李峴一臉凝重地說:“華將軍,事態嚴重,某以京兆尹的身份,希望太子府能配合京兆府和刑部徹查此案,最好是在皇上雷霆震怒之前,能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