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能寫出那麼驚豔的詩,傳到李隆基耳中就有二首,此外張九齡在蘭亭得到鄭鵬瘦金體的字帖,現在還擺在大明宮的御案上,李隆基偶爾還會拿出來欣賞一下。
本以為鄭鵬會參加科舉,沒想到這傢伙,竟然跑到左教坊擔任了樂正之職,難不成,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在音律上還有天賦?
這次駕臨左教坊,李隆基就是想看看,這個讓自己二度動容的鄭鵬,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候思亮一直等著磕頭謝恩,打算磕的時候多用點力,最好出點血,讓皇上看到自己的忠心,可是李隆基連“表演”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就點了鄭鵬。
情緒都準備好了,可連說的機會都沒,那感覺像蓄滿力量的拳頭打在棉花上,另提多鬱悶。
鄭鵬早就想好了,聞言一邊行禮一邊說:“皇上,微臣認為,音樂其實是一種力量,只要好好利用這種力量,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隆基出身高貴,現在又是一國之君,像那種忠君愛國的話,他不知聽了多少遍,說這些很難打動他,鄭鵬決定從他最喜歡的音樂下手。
果然,李隆基一下子來了興致,馬上問道:“力量?這種說法有點意思,鄭愛卿,你說說為何這樣認為?”
鄭鵬一臉認真地說:“當日漢高祖在垓下把楚霸王十面埋伏,忌於楚霸王的勇猛和楚軍的精銳,沒有冒然決一死戰,而是找人大聲唱楚國的歌謠,引起楚軍的思鄉之情,讓楚軍鬥志全無,從而一戰定江山”
“我朝太宗皇帝,每逢大戰,必奏破陣樂,聽到樂聲,將士用命,所向披靡,這些說明在戰場上,只要運用得當,音樂有瓦解敵人鬥志、催人奮進的力量。”
“除了戰場,人感到疲乏時,聽上一曲激昂的音樂,馬上精神百倍,說明音樂有解乏的力量;心情不佳時,聽上一曲歡快的音樂,人也變得輕鬆起來,說明音樂有治癒的力量,同樣的例子舉不勝數,所以說,微臣認為音樂是一種力量。”
鄭鵬的說法很是新穎,有理有據,讓人就是想挑刺也難。
李隆基聞言也楞了一下,哈哈一笑,指著鄭鵬說:“好一張巧嘴。”
這話也不知是讚揚還是責備,鄭鵬連忙一邊行禮一邊連說不敢。
李隆基搖搖手,開口說:“好了,你們還有比賽,退下準備吧,表現好的,朕重重有賞。”
重!重!有!賞!
這四字像一個錘子,一直在敲打著鄭鵬的小心臟,大唐的皇帝啊,隨便撥根毛都比自己的腰還粗,他說的重重有賞,能不動心嗎?
豐厚的獎賜就在前面,只需打敗一個對手。
鄭鵬領命的時候,偷偷看了旁邊的候思亮一眼,沒想到候思亮也在偷看自己,兩人眼裡好像碰出了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