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顒抬頭見天色不早,道:“既是伊大人也出來,咱們就出發吧。趕上晌午曰頭足前多趕些路,中午也能歇歇。”
雖說這一行,名義上是曹顒、伊都立與十員侍衛,但是曹顒與伊都立帶的長隨小廝,人數也將近三十人。
魏黑與鄭虎的彪壯,加上曹甲四人的健碩,看得幾個新侍衛都面面相覷。到底誰是侍衛啊?有這幾位杵在曹顒身邊,倒顯得他們這些穿著侍衛服侍的,像是銀杆蠟槍頭一般。
伊都立看到鄭虎的那刻,神色卻是有些不自在,猶豫了一下,頷首示意。
鄭虎看了眼曹顒,見他沒有說什麼,便也點頭,算是回禮。
因為是走驛站疾馳,不需要備雙馬,大家一人一騎,在官道上一路往北。隨著馬蹄聲起,帶起一溜煙塵……*暢春園,清溪書屋。
康熙坐在炕上,幾位大學士躬身奏事。
原奉天府府尹郝林上個月初升為宗人府府丞,奉天府府尹出缺。吏部曾保舉了左僉都御史邵觀為奉天府府尹,康熙亦是准奏。
偏生這位邵觀倒黴,陛辭那天,正趕上湖廣長江決堤的訊息傳到御前。
康熙本就窩火,這邵觀又是畏懼天威,奏對之間戰戰兢兢,說話不利索,當場即被摘了頂戴。
如今卻是宗人府那邊在催了,那邊亦是公事繁雜。新府丞卻是因新官未到,滯留在奉天,不能啟程來京。
這個時候,自是沒人會想起上個月被革職的那個倒黴蛋,幾位大學士提了兩個人選。
康熙這邊,也不會反省自己是否遷怒,問了幾句這兩個官員的履歷成績,最後定了其中年長的一個為奉天府府尹。
除了奉天府府尹,總督倉場侍郎亦出缺。
這次,大學士舉薦的人選,一個是禮部左侍郎曹寅,一個禮部右侍郎荊山。
禮部衙門輕省,卻是同其他衙門一樣,兩位尚書、四位侍郎,六位堂官坐鎮。要說起閒散人手,足有半數。
倉場衙門主要是負責掌管漕糧驗收、“京倉”曰常管理,還有北運河到京城的河工、運輸等事務,主官就是“總督倉場侍郎”。
雖說總督倉場侍郎,同六部其他侍郎一樣,都是正二品官,但是卻是權重。
用京城官場裡的話來說,這六部侍郎位分雖高,但是也不過是“二房太太”,上面壓著兩個尚書,下邊又有各司辦事的郎中。
拿著侍郎的俸祿,做著尚書的差事,要應對衙門裡的人士傾軋,倒黴的時候還要替上面大人背黑鍋。
總督倉場侍郎,卻是不同。
名義上,倉場衙門隸屬戶部,但是因涉及到漕運事務,是漕運總督管轄範圍,所以戶部鮮少插手倉場衙門之事。
倉場衙門下,內設東、西、漕等科,分別掌管京城到通州的“十三倉”。這衙門的主官,可是一等一等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