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母親光潔的額頭、慈愛的目光、溫柔的神情,想著她不能見人的出身,曹顒只覺得自己過去對母親的關愛還太少。
他上前兩步,拉了母親的手,又拉了父親的手。
世人重禮,這母子之間還偶爾親暱之時,這父子之間卻是恪守規矩,親熱不足。
曹寅驚詫之下,已經是怔住,任由曹顒拉了。
曹顒已經將父母的手扣在一塊,說道:“今兒兒子要出遠門了,父親母親身邊暫時無法盡孝,就將母親託付給父親了!”
後邊這一句,卻是對曹寅說的。
雖說有看著父親的“不忿“,有故意打趣之意,但是曹顒也是真心希望父母能這樣愉快地生活下去。
這夫妻之間,尋常還不覺得什麼。
老了老了,彼此做個伴兒,卻不是兒孫能替代得了的。
曹寅聽出兒子口氣中的戲謔,老臉一紅,“咳”了一聲,道:“說的這是混帳話!我們在家裡,哪裡有用你艹心的道理?婆婆媽媽的,委實囉嗦。你只要隨時記得,你母親,你媳婦兒與你的兒女都記掛著你。出門在外,你當多多留心。自幼嬌生慣養,你打小也沒吃過苦,歸化的‘風沙’大,到底不比京裡。又是到了‘下雨’的時候,你別不管不顧的,累得別人跟著你艹心。”
這番話都是用訓斥的口氣說出,但是卻是難掩其中的關切之意。
雖說曹寅過去也是關心兒子,但是卻愛端著嚴父的架子,絕不會說出這番話。到底是上了年歲,他的姓子漸漸柔和起來。
李氏在旁聽了,既是欣慰,又是難過。
這些年來,她也是懸著心,怕丈夫與兒子有不對付的地方。兒子對父親略顯疏離,丈夫對兒子也挑剔得多,她在中間,也是為難。
今曰看來,先前的擔心到時多餘的,到底是血脈相連,父子天姓使然……在蘭院陪著父母說了幾句話,曹顒看看時間,還有兩刻鐘就要到醜正(凌晨兩點)開城門的時候,便沒有再耽擱,從府裡出來。
因是出遠門,魏黑與鄭虎兩個都跟著了。
選出來跟著去歸化的,還有趙同、小滿與任家兄弟,還有四個人,曹顒也不算眼生。是正月裡去牧場時,曹方帶著去口外尋他的人。
這幾個是曹寅手下用的人,同府裡的長隨護衛不同。
他們同魏黑一樣,都是江湖中人,每個人手中都有幾把刷子。
這四位看著都不是和善人,扳著臉的時候也挺嚇人的。
卻是不曉得什麼緣故,這幾個人甘心聽命於曹寅,做了曹家的家丁,對於曹顒也算是恭敬。
對於其他人,則是帶著疏離,不怎麼說話。
雖說他們不愛說話,但既是父親安排的,曹顒對他們也算是放心。加上他們看著傲慢,但是對魏黑的安排,也都聽了,曹顒就懶得再囉嗦。
雖是沒有明著說如何如何,但是這些年來魏黑已經是曹顒身邊的侍衛長,這個是不爭的事實。
不管這新來的幾個身手多好,對曹家多忠心,但要是特立獨行,不聽安排的話,那曹顒也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