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連個婦女懷孕,都要使喚內務府的嬤嬤,這依然是王府待遇。
太后這邊的親戚,卻是連個奴才也比不上,老人家心裡怎麼會舒坦?
雖說李氏在去年聖壽節時,也曾隨同其他誥命進宮請安,不過是站在人群裡行禮罷了,太后沒大留意過。
少一時,李氏與初瑜已經隨著內侍進來。
走進屋子幾步,婆媳兩個都蹲了下去。
李氏艹著生疏的蒙語,口稱:“奴才李氏恭請皇太后聖安。”
初瑜這邊則是換成了:“曾孫女恭請太后老祖宗聖安。”
太后聽著李氏說著蒙語,微微一怔,隨即看看初瑜,估計著是曾孫女提點的。
要是李氏是個遍插珠翠的庸俗婦人,太后的氣還能消消。
偏生李氏舉止有度,身上雖說穿著一件素淡的草綠旗袍,但是袖口與衣領的流水紋卻繡得極為別緻,露出幾分不凡來。
太后心中越發厭惡,只覺得如今這人心不古,亂了綱常。
這奴才倒是比主子越發有譜,實是讓人不待見。
“嗯,起吧!”過了好半天,太后方應了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淡。她的臉上繃得緊緊地,帶著幾分挑剔,打量李氏。
她的視線在李氏微微凸起的小腹上滑過,心裡卻是說不上是嫉妒,還是羨慕了。
曹佳氏與曹顒姐弟,她都見過,曉得都是品貌端正的孩子。
眼前這個女人,也算是有福之人,只是福氣太過了,卑賤之人怎麼受得了?
太后心裡正嘀咕,李氏與初瑜婆媳兩個已經起身。
看到李氏容貌的那刻,太后卻是不由地一慌神,臉上顯出迷茫之色。
宜妃與德妃都在暗中留心著太后這邊,見太后如此,心裡都是納罕不已,這時,就聽太后道:“李氏,你到炕邊來。”
李氏那一句蒙語的請安話,還是之前跟初瑜臨陣磨槍,現學的。
對於太后這蒙語,卻是絲毫不懂。
初瑜則是大致聽懂了,低聲告之李氏。
李氏心裡雖忐忑,但仍是遵命,往前走了幾步,距離炕邊還有三、四步時停下來。
太后像是要在李氏面前尋找什麼影子似的,仔細打量了她好幾遭,最後視線落在她的耳朵上。
太后的神情甚是複雜,過了好半晌方開口問道:“你孃家……是如今在蘇州的那個內務府李家?你……是辛亥年生人?”
李氏低著頭,沒有察覺中太后的異樣。聽著“咕嚕咕嚕”的蒙語,她不禁手心出汗。
這隻當進宮請安是個過場罷了,哪裡會想到這太后老人家還要找人說家常。
不過這委實聽不懂,這又如何是好?
這話卻是連初瑜也聽不明白了,求助似的看向王嬪。
王嬪冷眼旁觀,心思都放在李氏這邊,沒有看到初瑜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