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爾江阿沒有再說旁的,只是靜靜地坐著,喝光了一壺茶。
待到茶壺倒置,也滴不出水來時,曹顒便想要開口喚人加水。
雅爾江阿擺擺手,道:“茶也吃的差不多,就這樣散了吧……”
到底是曹顒結的賬。
直到回到戶部衙署,曹顒都有些恍惚。
雅爾江阿好像什麼也沒說,又好像是都說了……等曹顒落衙回家,初瑜這邊已經收到簡王府的準確回覆,敲定八月十八行聘。
連恒生也被找回來,闔家人一起在福源堂,商量下定過禮之事。
聘禮早就預備齊當,按照曹顒當年往淳王府下定時的規制,禮單也是現成的。
李氏的臉上,滿是歡喜。
待下定後,就要準備迎娶,長孫媳就要進門。
恒生與天慧幾個,則都笑嘻嘻地看著天佑。
天佑雖已經開始料理家務,可這聘禮的事情,還真的沒有插手。這聘禮是李氏婆媳預備的,有些是現成的,有些是這一年來相繼添置的,天佑今天頭一回見禮單。
待看到嫁妝是九十六抬,他微微皺眉,對幾位長輩道:“九十六抬,是不是太招搖了?”
李氏聽了,有些遲疑。
京城官宦人家過禮,二十四抬與三十六抬是最常見的,即便對方是王府,六十四抬就已經不少,可自家的聘禮確實多些。
可是,哪裡又能少?
簡王府既與曹家結親,難道就不打聽當年曹家往淳王府下聘之事麼?
論起門第,世襲罔替的和碩簡親王府,可比當年的淳郡王府還要顯貴;六格格嫡出的身份,也比初瑜要尊貴。
初瑜也想到此處,搖搖頭道:“不多了,當年往郡王府下的聘禮就這麼多,沒有往親王府下聘的聘禮反而少了的道理……”
天佑見祖母與母親都想著遵從舊例,就對曹顒道:“父親,現下與當年不同……當年父親獨自在京,聖祖爺憐惜,為了父親過禮之事,賜了不少東西下來……與父親有舊的幾位皇子爺便也跟著錦上添花。還有二姑母與平王爺那邊,聽說也為父親預備了好多聘禮……即便招搖些,旁人看著,也不過是曹家對賜婚之事感恩戴德,京中諸位對曹家的全力相幫……現下,卻是不同……”
聘禮之事,曹顒之前也問過一次,不過聽妻子說從舊例,就沒有再過問。
現下聽了兒子的話,仔細想想,確實有些不妥當。
他示意天佑將禮單遞過來,從頭到尾大致看過,道:“那就六十四抬,東西不必減,只將盒子緊緊……”
初瑜聽了,心裡不由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