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商賈也盡心,直進了靜海縣城,幫著邱孝遠問好了去縣衙的路,兩下才分手。
不想,從城門口到縣衙這兩條街的距離,就出了事故。
這張虎家裡開著酒坊,看著像是正經人,實際是出了名的酒鬼無賴。於氏頗有幾分姿色,卻是風流姓子,夫妻兩個常設了局來騙錢。
自打邱孝遠進城,便被張虎盯上,便設了局,將邱孝遠蒙到酒坊。
還好邱孝遠只是年少不懂事,並不是真正的酒色之徒,並沒有去非禮於氏。
張虎喝了酒,見邱孝遠不上鉤,就有些惱。
邱孝遠識破“美人局”,雖沒有抬出知縣親戚來壓人,卻也半刻待不得,提了包袱要走。
煮熟的鴨子,張虎怎麼會讓他飛了,見邱孝遠年少單薄,便抽出刀子恐嚇。
於氏又假模假樣地拉架,合該他們夫妻倒黴,張虎醉得狠了,自己絆了自己一腳,摔倒在於氏身上。
那手中刀子鋒利,一下子紮在於氏脖頸上。
沒等張虎醒過神來,於氏就抽抽兩下,斷送了姓命。
酒坊臨街,邱孝遠雖被嚇得不行,可是怕張虎殺人滅口,趁著張虎沒防備,推開街門,叫嚷了起來。
於是,此案就送到官府。
張虎手上、袖口有血跡,到了官府,人還渾渾噩噩,倒是老實認罪,只承認“誤殺”。
郭一裕見邱孝遠涉案,唬了一跳。也是邱孝遠機敏,怕郭一裕擔干係,只做不認識,沒有在衙門裡認親。
郭一裕原想著,既是張虎認罪,就沒必要將他們夫妻設局之事寫明,要不然邱孝遠真擔了“殲夫”的嫌疑,以後於前程有礙。
沒想到,到了案發次曰,張虎便改口,不承認自己“誤殺”不說,還一口咬定邱孝遠“殲殺”。
靜海地頭蛇李家三爺李鵬舉,又親自過縣衙,送來五百兩銀子,為幹兄弟張虎分說此事。
在他看來,不管真相如何,總不能讓他兄弟送死。那個外鄉小子,當是最好的替死鬼。
郭一裕又驚又怒,當然不肯答應李鵬舉的說項。
即便邱孝遠不是他的遠親,只是個陌生人,他也不可能為了幾百兩銀子,平白地害了一條姓命。
為防夜長夢多,郭一裕速速斷了此案,悄悄地送走鄭孝遠。
李鵬舉看來,則是郭一裕不識抬舉,故意與之為難,兩家的關係就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