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陽城中稅賦早已經減半,可發展到後來,淮王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天下已經都知道此地富足,總如此有點不太合適。
淮王就開始主動繳納的稅賦越來越高。
這鉅富之地,所交稅賦竟然已經是所有稅賦的一半。
這讓總管昌然也歡喜不已,因為淮王年年常去看望他,這中間自然也沒少在給他些好處。
兵力這些年一直猛增,現在天門軍中已經有300萬人了。
果然因為稅賦越來越吃緊,除了五城外,其他城只好拼命的將家裡人送到天門軍中已避免賦稅。
這樣的結果是那裡越來越窮,除了天門軍中之人,並無其他。
那些城中的人也開始不斷遷移。
當地的封王陸續的都受到了影響,這賦稅根本就不好完成。
趁此功夫,昌然正好找藉口果斷的收拾了他們。
但稅賦又不能開玩笑,
那三百多萬人哪個也不會願意不拿錢在天門天天吃不上飯。
所以昌然也緊張,得趕緊找錢。
而淮王繳納的鉅額稅賦也終於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這讓他不由得眉開眼笑,對淮王愈加的支援起來。
我們中間才想起來竹笙姑娘,趕忙過去看了看,一再邀請她卻還是不願來此地。
而冉尋卻跟我們來了這裡,南國又開始籌建了一個叫做學堂的東西。
讓冉尋負責在這裡教書育人,冉尋覺得莫名其妙,因為似乎學習什麼東西,在這裡並沒有什麼作用。
南國卻讓將自己想通的東西都只管去講就可以了。
南國出錢,學堂幫助照顧小孩,還可以管吃管住。
於是有些窮人的孩子便送來,這無聊的地方最後倒也不缺學生。
仙民原來都是由家人言傳身教,所以語言有些忙碌的就只會說不會寫。
冉尋看到了,也熱心的開始教他們怎樣寫字,南國又四處蒐羅了不少琴棋書畫都不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