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娘過來和老太太嘮嗑,看到這兩個孩子的收穫很是驚訝,“怎麼拾了這麼多啊?我看小田和小水,也沒拾多少回去啊?黃豆倒有一些,麥穗不多,哎呀,還有土豆,這半拉卡嘰的也都撿回來了?”
“這兩個孩子可真會過!”
老太太正在給林景國做鞋,他穿的布鞋已經大腳趾露在外面。
“他們家剛搬家,啥都沒有,可不得會過點。”老太太納完最後幾針,問她:“家裡有沒有碎布頭給俺一點,這兩個孩子的鞋都露腳趾了……”
二大娘嘴角輕輕撇了撇,老太太就是偏心,碎布頭現在可是好東西,自家那幾個還得做鞋呢!
“哪還有啊,娘你還不知道俺家,穿鞋都賊費,這一年布票都攢不下件衣服,幾個孩子幾年了都沒穿過件新衣服,她爹的衣服都補了不知道多少補丁了……”
老太太立立著眼睛,“老二上回不是弄了些布料嗎?恁沒給他做件新衣裳?”
“做了,可那布是自己織的土布,不結實,不頂用。”
頂不頂用也能換著穿穿,大家日子不都這麼過?反倒是老二是生產隊的隊長,家裡日子倒比一般社員還要好過一些。
老二媳婦這番哭窮,老太太倒也理解,她也不好太過,非讓二兒去添補三兒家。
要知道,三兒可是掙國家工資的工人。
二兒只是生產隊的隊長。
不過是老三家剛搬家,三兒媳婦又剛生了一個顧不上家裡孩子們,日子暫時有些難。
老三是個重情重義的,幫了他們他都記在心裡,還能虧了他們不成?
虧得平時還和老三家的說怎麼怎麼好!
老太太心裡直搖頭。
林影卻覺得這很正常,要是富裕,做好人的事誰不願意?
可沒辦法,是真窮啊!
二大娘這樣的,算不錯了。
這些天在這幫著拾秋,看多了家裡窮的。
相比之下,林家的日子要好過多了。
家裡兒女,幾乎每家都有吃公糧的,就純農村的二大爺,那也是參加過解放戰爭的,是生產隊的大隊長。
這大隊,甚至是公社認識林家的人,誰不說林家二老好命!
林景國見摳出這麼多土豆,高興的和妹妹商量,“不光咱們生產隊,這附近好幾個呢,咱們多去撿點土豆怎麼樣?”
林影聽了忍不住樂,你可真不貪心啊!“行,那咱們就去。”她想一想,還是要拉上林田和林水兩個,都是林家人,這災荒還是要多準備才行。
誰知道,林田和林水一聽要去別的生產隊的大地去撿人家刨剩的土豆就直搖頭,不是怕生產隊的村民不願意,而是不想受那個累。“那土豆都那樣了,不能吃了。”
要是光景好的年頭,確實是沒有人吃這樣的土豆,可如今嘛……
林影和二哥於是一片地一片地的巡過去,像黃豆、小麥玉米這類糧食,早就被拾光了。不過半拉的土豆,長得不大的蘿蔔,都是生產隊不要的,他們倆個像過境蝗蟲一樣,什麼都不落下,一天能撿一袋子。
幾天功夫,把附近生產隊的地都走了個遍。
剛開始那幾天,林田和林水不肯去,二大娘看到他們還撿了好多蘿蔔,就動了心,把兩個丫頭都派出去和他們一塊。“你們倆個死懶的,看看人家二影,以前比你們還懶,現在多能幹?看看這蘿蔔,就是小點唄,冬天不吃剁了餵雞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