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個愚蠢的傢伙啊。如果這個國家的貴族與精英階級就是這個水平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真的沒救了。”就是這樣,在說服了毘遮羅王子之後,維多利亞慵懶的躺在了自己的沙發座椅上。
想想看就覺得可笑,像是這樣的傢伙,像是這樣的軍隊,竟然認為自己可以擊敗這個世界上最強大也最可怕的皇帝,凱撒與統治者。他的腦子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啊。
真是滑稽。
不過無所謂了,至少對於維多利亞來說無所謂,就用這樣的傢伙削弱一下赫裡福德家族的力量也是好的。至於說這傢伙會不會因為與赫裡福德家族,與威廉?馮?赫裡福德為敵而遭到肅清。維多利亞才不會在乎那種事情。
這種渣渣死掉也就死掉了。完全不用擔心,更絕對不會心痛。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莫臥兒帝國傷害了布立吞人的商業利益為理由,布立吞人向莫臥兒帝國宣戰了。超過二十萬的聯軍,向著德里的方向前進。
整個印地瞬間被震動了。特別是當莫臥兒的奧朗則布皇帝漫不經心的派遣了一支軍隊前去討伐這些叛逆之徒,卻被輕而易舉的擊敗之後。整個印地瞬間沸騰了。
南方的馬拉塔聯邦,在最短時間內行動了起來,同時邁索爾大君也在最短時間內與馬拉塔人進行了聯盟。除此之外,在極為重要的旁遮普邦,那些信奉錫克教的教徒們也有了不穩定的狀態。在其他各個地區,效忠莫臥兒的總督們有些焦頭爛額。而對於莫臥兒帝國已經心存不滿的土邦土王們,還有那些想要看著帝國毀滅,再在帝國的廢墟上撕扯下一塊肉來的總督們。也都居心叵測的開始增強自己的力量。
整個西孟加拉總督府,已經全部淪陷。帝國在一瞬間失去了接近百分之四十的龐大領地——幸好,最為重要的德里區域,恆河流域仍舊在帝國的掌控之中,帝國隨時都可以拉出數十萬,乃至更多的軍隊。奧朗則布皇帝仍舊認為這場叛亂只是疥癬之疾。雖然會讓人覺得不爽,但卻不會對帝國造成太大的危害。更加重要的是,不會對他的統治造成太多的威脅。
至少在他被他的敵人擊敗之前,他會繼續堅持這種想法的。
就是這樣,印地的本地戰爭爆發了。
儘管印地是個相對封閉的大陸,但是與外界的聯絡還是有的,在東方的那些熱帶雨林中,好像是猴子一樣生活著的傢伙們,還有在西方,擁有極強大的力量的瑣羅亞斯德帝國。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香料群島。
因為陸路對外幾乎無法發生什麼連線的緣故,所以印地的航海意外的發達,其航海上路向西可以到達紅海與波斯灣,最終停靠在尼羅西亞港口,而向東則可以到達傳說中的龍之過度。以及香料群島。
也正是在新月教派統治印地的數百年時間裡,隨著海洋貿易的交往,新月教派的信仰被傳播到了香料群島的各個地方,以至於現在,信仰新月教派的傢伙們,成為了香料群島的主體民族。
幸好,這些傢伙的戰鬥力非常低,所以就算是在弗裡西亞人統治這片區域的時候,也能很輕鬆的將他們控制住。
只是,這些傢伙的懶惰程度也是世界第一流的,就算是毆打他們,用皮鞭甚至刺刀來對付這些傢伙,也很難讓這些混蛋學會什麼叫做勤勞肯幹。
有關這一點,威廉曾經出版過一本學術著作。其中著重說明了這一點。文明只會產生在一年四季分明的區域內。因為在這種地方可以滿足人們的耕作條件,同時也需要人們為冬季儲備糧食。所以在這些地區生活的人們都是最為勤勞的。
而再向南方,那些熱帶雨林因為一年四季都有足夠的光照與水資源,所以野外生長的作物可以直接供給生活在那裡的人使用,所以那裡的人是最為懶惰而且沒有進取精神的。因為這些混蛋只要每天看著天,等著樹上的椰子掉下來就可以生活了。完全不需要考慮生計問題。
至於說北方,因為氣候原因所以完全沒辦法耕作。那裡的人們為了生活就只能採取放牧的生活,甚至再向北,那些更加野蠻與更加荒涼的地區,人們就只有靠漁獵為生。這種生活幾乎無法供應太多人口,而且也很難儲存足夠的糧食,無法構建更加高階的政府形式也無法發展更高文明。
這樣的組織形式的抗災能力非常差,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會有大批大批的遊牧或者漁獵居民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每當地球的氣候變化,出現世界性的氣候變冷,也就是所謂的小冰河時代的時候,遊牧與漁獵民族就會在最短時間內陷入沒有足夠食物的窘境。
這種狀況將會讓他們為了食物而自相殘殺。而這樣自相殘殺的結果,便是有最強大,最善戰,也最狡猾的遊牧可汗,或者漁獵部落酋長將他們統一起來。再然後向著南方發動進攻。
如果稍微查閱一下資料就能得出結論。歐亞大陸上的幾次最為著名的遊牧活動,遊牧民族最為活躍的時代,也正是氣候最冷的時代。
以威廉前世來說,導致了羅馬帝國滅亡的蠻族大遷徙,以及匈人入侵是這樣,導致了南宋滅亡,無數文明國度生靈塗炭的蒙古時代也是這樣,最終摧毀了明朝的流寇與滿洲入侵同樣是這樣。三十年戰爭時期,瑞典與芬蘭的崛起,仍舊是在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