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威廉與維多利亞暫時沒有了爭鬥的理由。或者說,他們因為一件更加危險的,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暫時無法爭鬥了。
雖然無論是威廉還是維多利亞,都對此不是很開心——事實上,不單單是維多利亞想要在印地的這片戰場上擊敗威廉,以獲取她人生中對威廉的第一場勝利,威廉自己也一樣,想要將維多利亞這個傢伙好好教訓一頓,讓這傢伙明白這個世界終究是強權能夠獲得勝利,好像是她這樣的渣渣,就乖乖回家吃奶去比什麼都強。
然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他們兩個就算再怎麼不爽,再怎麼不情願,也仍就只能坐下來,然後裝作心平氣和的樣子討論這種聽著就讓人不爽的事情。
“首先就是,俄羅斯哥特帝國與布立吞王國之間停止一切敵對行為。雙方的軍隊休兵罷戰。”
在談判桌上,維多利亞身邊的秘書官,幾乎是戰戰兢兢的說著這樣的話。
無論是威廉還是維多利亞都陰沉著臉,兩個人的表情都好像有人欠了自己一個印地的財富,人口與資源一樣。
事實上,在這個房間裡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那樣。
除了幾位戰戰兢兢的辦事官員之外,還有來自舊大陸的使者團隊。他們是來勸說俄羅斯哥特帝國的皇帝以及布立吞王國的諾曼底女公爵休兵罷戰的。
而這件事情最終的結果,倒是挺讓人開心的。無論是皇帝還是女公爵,都是分得清楚輕重緩急的傢伙。或許說,在這之前他們就已經想明白了,究竟應該怎麼做。這些使者的到來,只是給了他們借坡下驢,順水推舟的一個原因罷了。
當然這仍舊不會阻止這些使者們的自吹自擂。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傢伙都能有自我吹噓的本錢了。
他們一定會將勸說了威廉與維多利亞的功勞全都攬在自己身上。然後說自己是多麼的聰明,多麼的巧舌如簧,多麼的義正言辭,才讓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兩個人聽從了自己。
他們兩個又是多麼的信任自己,又是多麼的想要拉攏自己,看中自己的能力,給了自己多少多少好處,想要收納自己作為他們的臣僚。
是的,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但是那又怎麼樣呢?自己的忠誠與信念不會因為任何事情產生動搖,所以自己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們。
而兩位統治者,也都是非常大度的人,不單單沒有因此生氣,反而更加的敬重自己了……
反正威廉與維多利亞這樣偉大的統治者每天都忙著日理萬機呢。他們才不會注意到像自己這樣的小人物。所以說就算是自己吹噓的再狠,對方也不會來撞破自己的好事的……吧?
期望是這樣。
當然,就算事情最終的發展不如人意也無所謂。就算是有點生氣,威廉也不可能因為這種小事就殺了他,對吧?
大概,同樣是期望如此。
總而言之,俄羅斯哥特帝國與布立吞王國停戰了。但是除了停戰之外的所有事情,他們都沒有擺平。
這個“所有事情”中,刨除掉究竟怎麼組建聯軍與敵人作戰之外,最最重要的,雙方最最關心的問題,就在於印地的瓜分——我是說劃分領土。
俄羅斯哥特帝國的皇帝陛下氣急敗壞的大喊著,目前應該按照實際控制區域劃分。同時在劃分之後,任何國家都不能在印地次大陸使用武力。
然而女公爵對此卻有不同的意見。
“在確認實際的控制區的同時,還應該確認一點,那就是各國仍舊擁有在印地地區自由行動的權力!陛下所說的‘不能使用武力’是不可取的!”
雖然說得有點亂,但是實際上解釋一下就能清楚,威廉與維多利亞兩個人爭論的焦點就在於馬拉塔聯盟控制下的印地南部地區。
威廉目前希望停止戰爭,大家停火,維持原狀然後再回去A那些革命者,在將他們全都消滅掉之後,再來解決印地的問題。而維多利亞卻不同,她想要現在就藉助布立吞佔據的優勢,將馬拉塔聯盟劃到自己的名下。
雙方之所以會有這樣各自不同的選擇,便是出於他們目前的實力以及實際需求。
威廉剛剛損失了幾個軍團的部隊,完全沒有辦法再發起任何大規模的戰爭。事實上現如今的情況,也不允許他將大批大批的軍隊抽調到印地過來。
而維多利亞則相反,她有充裕的兵力,而且還與馬拉塔聯盟有著較好的外交關係。憑藉著這兩點,她可以愉快的選擇一個時機,翻臉無情,在馬拉塔人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驟然發難,將那些敵人全部擊殺。
這樣一來,維多利亞就可以愉快的將整個印地南部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在失去了舊大陸的大量領土,人口、資源與市場的情況下,她的統治,以及諾曼底家族的威望下降了不少,這時候正該有一劑強心劑注入,才能讓其他人重新拾回對諾曼底家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