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贏的,沒關係。雖然對方看起來好像很強大的樣子,但是完全沒問題,我們一定能贏的。”在戰場上,昔班尼汗默默地這樣想著。自己為自己打氣。如果不是這樣的想法讓他分外的能從很得住氣的話,那麼說不定這一會兒,他已經害怕的面色都變了。
無論如何,就算這場戰爭最終真的會他們烏茲別克人的戰敗而告終。但是能被打死,卻不能被嚇死。他好歹也是一人可汗,吃過見過。如果就這樣被威廉嚇唬住了,未戰先潰的話,那才是丟人呢。
“沉住氣,就算是這場戰役輸掉了也沒有問題。只要能撐住,只要我的主力部隊還在,那麼就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他的心裡面不斷的這樣自己對自己說。
是的,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東山再起這種事情非常簡單,甚至說也不是一次兩次。遊牧民族的不定性,依附強者的特性,讓東山再起這種事情變得非常可能。
只要有能力崛起,那麼軍隊就會像是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就好像是當年的鐵木真。成吉思汗當年也被人打敗過,十三翼之戰後,被他的乾爹和拜把子兄弟打的只能躲到臭水溝旁邊,喝著泥湯過活……結果怎麼樣,結果不還是起來了麼?
如果說鐵木真那時候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了,實力未損的話,那麼再說一說耶律大石好了。當年遼國整個被如日方升的女真人打得崩盤。護步達崗之戰,八十萬大軍被對面兩萬人打翻。耶律大石雖然也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人才之一,但大勢面前還是無力迴天,只能逃亡。
當時逃亡的耶律大石身邊有多少人呢?
兩百。
是的,兩百人,一口氣從東方跑到了現如今的中亞地區。在後來被稱為偉大的遠征的戰爭中,耶律大石的軍隊同樣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等到了中亞地區後,東征西討的他已經足夠建立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了。
這就是歷史上堪稱中亞霸主的西遼。在建立西遼後,曾經又與女真人的金國交戰,結果一勝一負的強大存在。
再有,就是現如今,以及威廉前世記憶中的莫臥兒帝國。前身是自稱成吉思汗子孫,突厥化了的蒙古豪傑帖木兒的後代,巴布林可汗在波斯地區幾經輾轉,最終還是無法確立波斯的霸權。曾經的中東霸主帖木兒帝國已經無力迴天了。在這種情況下,巴布林汗毫不猶豫,毅然決然抽身而去。而後又在印度打下了大大的疆土。統治了印度的大片地區的莫臥兒帝國,由此出現。
當然這也很能說明,三哥的戰鬥力真心不行。難怪會被人奴役了上千年時間。
所以說,對於遊牧部落來說,只要有一支軍隊,一位領袖,再加上一刻征服的野心,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只是……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在還沒開戰的時候,就預料戰敗之後發生的事情,是不是有點……不太好呢?
好吧,其實就是不太好。甚至說不是不太好,而是太不好了。連這位昔班尼汗心裡面都是這麼想的,就更不用說昔班尼汗手下的其他人了。這些傢伙肯定也怕死了。肯定也對於這場戰爭沒有任何信心。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對戰爭沒有任何信心,那麼這場戰爭也就不用再打下去了。所有人趁早了投降省的遭罪就是。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昔班尼汗要鼓舞士氣。
只是很可惜,同樣因為是在這種情況下,所以昔班尼汗鼓舞士氣的方法除了大喊大叫,說:“對方一點都不可怕!”這樣之外,就沒別的了。
因為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雙方的前鋒與斥候的戰鬥就快要結束了。沒有奇蹟,沒有意外,沒有慈悲。赫裡福德家族的前鋒軍沒費什麼力氣,便將他們的敵人擊敗,乃至消滅掉了。
到時候,就真的完蛋了啊。
信心,信念,很多時候這一點比兵力與實力更加重要。就好像當年的耶律大石麾下只有兩百騎兵,硬生生打出了一箇中亞霸主。又好像護步達崗戰役中,遼國八十萬大軍卻被兩萬人的女真人打翻在地。留下了女真不滿萬的傳奇。
信念決定士氣。而現如今,赫裡福德家族理所當然是士氣更高的一方。
“騎兵戰術,講究的就是快速啊。真是可惜,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報。雖然儘可能的讓那些混蛋認旗了,但是這些傢伙恐怕沒有多少像樣的,使用傳令兵,對於一場騎兵會戰來說又太過緩慢了。所以說,最後,最佳的戰術,仍舊是那個啊。”
威廉的心裡面這麼想著。這一會兒,身披重甲,騎乘在最為神駿的哈爾捷金馬上的他,正站在最前面,代表著帝國凱撒的雙頭黑鷹旗幟就在他的身邊。總共一個旅,武裝到了牙齒的禁衛騎兵,與他一起,處在最前線。
“應該算是什麼呢?亞歷山大的夥伴騎兵衝擊大流士國王?又或者說,是背水列陣的西楚霸王?
嗯,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佔據優勢的,是我這一面啊。”威廉心裡面這麼想著——
是的,在這個資訊傳播速度不夠快的時代,騎兵戰在戰役層面上的最佳戰術便只有一個。那就是騎兵指揮官親臨一線,以難以置信計程車氣,以及難以置信的勇氣,還有難以置信的戰鬥力撕裂對方的陣列,隨即達成勝利。
至於說上述的三個條件,剛好,威廉全都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