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樣,威廉的軍隊每向前一步,就會壯大一分。在到達了庫曼——欽察草原,受到烏茲別克軍隊侵擾的地方之後,他的軍隊已經膨脹到了接近十萬人的規模。除了三萬五千的正規軍之外,還有十個經過臨時編組的哥薩克騎兵旅。這十個騎兵旅大部分都是超額的大編制單位。在這十個騎兵旅中,還包括四個完全由半人馬組成的騎兵旅。
就好像是這之前,克里米亞汗所感嘆的一樣。整個草原上幾乎所有的半人馬全都加入到了這場遠征之中。
一想到這裡,克里米亞汗就覺得自己之前所想的,所擔心的,覺得自己對威廉有什麼威脅之類的想法非常可笑。有這樣的手段,這樣的資源,這樣的威望,就算是他的父親薩里達汗在世的時候,都沒能將整個草原上所有的半人馬都徵召起來過。
這也就是說明,現如今,威廉在草原上的半人馬之中的威望已經全面超過了他的父親薩里達汗。
像是這樣偉大的傢伙,怎麼可能會害怕他這種小人物的叛亂呢。
心裡面這麼想著,克里米亞汗心中多少有些酸楚與心痛。畢竟在最初,在第一眼見到威廉的時候,他還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的繼承人候選,而威廉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貴族的兒子而已。
當時兩者的差距天差地別,簡直就像是現如今,他與威廉的身份差距一樣大。
轉眼只是幾年的時間,就有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如果說克里米亞汗的心中沒有一點觸動,沒有一點想法,那肯定是在扯淡。
不過,同一時間,比起心痛和酸楚,更多地還是輕鬆與激動。這說明比起作為威廉的敵人與對手,作為威廉的屬下的心態佔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克里米亞汗恐怕很難做出對抗與對戰威廉的想法了。
就是這樣。在威廉的大軍到達了庫曼——欽察草原後,十萬大軍遮天蔽日,遊牧群落,牧群與騎兵群很輕鬆的佔據,遮蔽了上千裡的範圍。在威廉的汗庭距離對方的主力部隊還有三百公里距離的時候,雙方的輕騎兵斥候,前鋒部隊便已經打了幾十場遭遇戰。
就好像是之前說的一樣,在這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是最為,最為,最為適合騎兵戰鬥的地方了。
每一天,威廉都能收到幾十份類似的情報。上面寫著各個小隊,斥候,遊牧騎兵與哥薩克,與遊牧騎兵的戰鬥。
在這樣的小規模戰鬥中,帝國軍隊的訓練優勢並不是很大。陣列與戰術優勢也是一樣。事實上這正是烏茲別克軍隊所期望看到的。他們期望在這樣的戰鬥中,能占上一些小便宜,好讓他們在接下來的主力決戰中增添一些信心。
只是,非常可惜,這注定是個難以實現的奢望。
在那些臨時投靠了威廉的,沒有經過多少訓練與軍事改革的草原騎兵戰術來說,對方的戰鬥力並不是很高,基本上,雙方是同一水平線上的同等對手。打就打一個半斤八兩,誰都奈何不了誰。
但是在那些赫裡福德家族的精銳騎兵手裡,情況就又變得不一樣了。赫裡福德家族的輕裝騎兵,在對陣對方的騎兵的時候通常是這樣的。
配備了胸甲與精良的鋼質軍刀的輕騎兵,在遠端的游擊戰的時候多少會吃一點虧。只有極少數發放了線膛的精準卡賓槍的真正的精銳部隊,才能對敵那些遊牧精騎與最精銳的弓騎兵。
但是在近戰過程中,情況就會完全反過來,甲冑與彎刀全面超越對手的輕騎兵,完全可以打的對方沒有脾氣。甚至以二對一都無所畏懼。
在對方想要逃跑時,他們就會驚訝的發現,他們的速度比不上敵人——一些騎乘良馬的草原騎兵或許在一定時間內能拉開距離,但是最終都會被趕上。
因為赫裡福德家族的輕騎兵通常都是一人雙馬,更重要的是,赫裡福德家族的標準軍馬的耐力要遠遠超過對方!
在這種情況下,赫裡福德家族的輕騎兵自然勝多敗少。
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情況……
那就是對方遇到了赫裡福德家族的火槍騎兵時。
原本的左輪手槍騎兵,在經過進一步改革後又增加了新式裝備。現如今除了兩把六裝的左輪手槍之外,一柄使用米涅彈的卡賓槍成了他們的標準裝備。這讓他們在中遠端打擊上,絕不會遜色於任何一支弓騎兵部隊。在殺傷力上猶有過之。